瀏覽單個文章
crazyboy
Basic Member
 
crazyboy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0
文章: 29
雖然這篇一直在鬼打牆,但是裡面還有有很多食品、分析化學的專業知識可以看的!
讓正確的資訊在網路討論也是好事啦!
節錄一段今天看到的新聞,大家參考一下!

資料來源: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103936+122011061500399,00.html

 向來以嚴格控管、層層把關及高效率檢出服務享譽檢驗業界的美和科技大學「農水產品檢驗服務中心」,自5月下旬塑化劑風暴以來,已為國內 食品、生技醫藥產 業進行約3仟餘件的送樣檢驗服務,希望能為國人的健康做到第一線的把關,也期待透過高規格的檢驗技術,讓產品製造商能從原料、製程、產品 過程中,嚴控其品 質管理;而在將近一個月的塑化劑檢驗過程中,該中心負責人也是美和科大副校長陳景川教授有一個重大的發現;以下為陳景川博士訪談摘要。

 問:貴檢驗單位究竟發現了那些值得國人注意的事?

 答:在近一個月的密集檢驗、交叉比對以及和業者深談後,發現一個必須儘速公開的事實,那就是塑化劑公安事件發生後,本中心起 初著重高劑量 污染值之來源,但在六月一日後,各路廠商送檢之各式產品均被驗出微量之塑化劑,即便廠商宣稱產品根本未使用任何塑化劑,但檢驗結果仍有含 量不等之各式塑化 劑,因此認為應正本清源找出問題之所在,本中心與部分業者進行深入全面的探討後,終於發現幾項關鍵性因素;第一、很多食品或生技業者在生 產製程中都會使用 到酒精萃取步驟,但藥用酒精在貯存、運送過程都是使用塑膠桶,因此在過程中會釋出塑化劑成份,數據顯示檢出DEHP、DINP、DBP、 DIBP等,從 5-95ppb不等,另外,食材以酒精浸漬或萃取大都在塑膠桶中進行,若浸漬液再經過加熱、乾燥濃縮,其塑化劑含量會更高達 2-10ppm。第二、各式溶 劑在塑膠PVC、壓克力或塑膠軟管之容器內重複循環使用,其溶出塑化劑DEHP15ppm、DINP47ppm、DBP6.7ppm,將 污染最終產品。第 三、藥品或生技產品在加熱打成錠片時會與PVC層接觸,此釋出量可能高達1-2ppm。第四、方塊酥或米麥產品經加熱管路以PVC板模壓 擠成型,此過程會 釋出大量DINP1-7ppm,但以白鐵板模壓擠成型之產品則未檢出。第五、泡麵調味料、油包用PVC袋熱充填,溶出 DINP1-2ppm。經交叉比對及 研究實驗,可看出在後續的產品檢驗,所驗出的塑化劑成份根本上是在製程中所污染而來,絕非蓄意添加所致。

 問:您對塑化劑污染事件之後續的發展有何建議?

 答:從已開發國家中,可看出其在食品、生技醫藥產業早已禁用PVC產品,因為PVC產品為非環保產品且燃燒後產生戴奧辛之污 染問題;但反 觀台灣,因「塑膠王國」之美稱,故食品工業之製程中,仍採用大量低廉的塑膠產品(生產線、容器…等),因此,製程中釋出之塑化劑是造成此 次風暴衍生之省 思,日後,廠商之自覺、自律,漸進式的改善製程管路、配件,徹底改善釋出塑化劑之環境,降低間接污染途徑是刻不容緩的方向;而政府相關機 關亦應立刻訂定相 關規範並監督改善,如此,才能真正有效杜絕食品中各種塑化劑的污染。
【後文略...】
舊 2011-06-15, 11:05 AM #30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razyboy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