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ngelblue
全台灣的LC-MS/MS量可能不多,但也沒有想像的那麼稀有,從當初衛署寄出的邀請名單來看,最少有100多家實驗室,不過後來有建立起方法,通過認定並且順利運作的就不多了,詳細可以看衛生署網站上的可檢測實驗室列表,6月新增的那幾家都是邀請的,目前應該有33家...
|
這種要蓋橡皮圖章的事情,沒有認證的Lab隨便做隨便看,
不是有儀器就能做,認證包含整個Lab跟人員,你應該清楚得很,
敝公司也有一台,要不要猜該主管做不做這種燙手山芋?
新聞跳出一堆學術界人士,你猜猜他們能不能敢不敢做?
目前LC/MSN/MSN仍屬貴重儀器,大多仍只在做定性工作,
定量很多都是自己做自己看。
目前我知道食品研究所被指定接案子,用的就是全待完最多的LC,
ppm等級用LC也夠用了,除非你要確認該化合物。
至於GC/MSN更是定性用而已,原因上面已經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