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Crazynut
有些東西沒談到,想到再來提一下吧。
咖啡有沒有黑心的,當然有。不過大部份都是以次充好,讓你花大錢變冤大頭而已。
例如前陣子名動一時的X坑咖啡,就被人踢爆摻雜便宜的越南豆子。綜合各方說法,如果你買原豆的話,中招的可能性較低(畢竟從原豆看得出不太一樣的人還是有的),買磨好的粉(例如掛耳包)中招的可能性就高,三合一的幾乎必定中招。不過想想他的栽種量,怎麼可能供給得起出名之後的銷售,這也是無可必免的啦。
順道一提,臺灣咖啡我喝過的計有:
阿里山咖啡-買過兩次,烘得非常深,不合我的口味,後來就沒再買了。
大武山金石咖啡-會讓我聯想起蘇門答臘,喝一陣子就習慣了,還不錯。
北大武山新丁咖啡-有個同事很迷這種的,買了一堆送人品嚐,中烘焙香味醇度都不錯,
東山-我個人最欣賞的,曾在不同管道買過三、四次,自八八水災之後就不曾再見到了…
臺灣的咖啡因...
|
一般被承認是真正藍山的,就日本人買的那幾個莊園而已,台灣還是可以買得到,可是價格很不親民,喝起來就是不苦不太酸(果酸很輕微),香氣高雅,自然回甘,很像在喝高級的茶葉,非常適合不敢喝咖啡的老人家。
阿里山的咖啡豆,其風味跟藍山算是有點接近(連價格都很接近),不苦也不太酸,茶感明顯,香氣很有層次,但不是低俗的濃郁花香,該說是繞樑不絕的清香比較合適;這類豆子當然不適合烘深的,不然就沒特色了,台南的魚羊鮮豆有淺焙的阿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