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大家看的歷史書都是從文學家的手裡寫出來的
文學家說穿了大多奉在宮裡只懂四書五經咬文掘字 言官都只會為屁而屁 那懂經濟其他領域的東西
歷朝歷代到了最後就是最嚴重的問提土地兼併 現在台灣不也這樣
要懂明朝財政史要推好幾本書 有一本"度支奏議"是在寫明末財政史
引用:
|
明畢自嚴撰。自嚴,字景曾,淄川(今山東淄博南)人,萬曆進士,官至右僉都禦史。崇禎元年(一 六二八)起任戶部尚書,掌軍國財賦度支之職。因萬曆以來,宦官亂政,黨爭紛挐,又邊事日蹙,軍餉激增,以至財政困窘,自嚴欲 清海內田賦,成《賦役全書》,以全書未成,乃輯成此編。是書綜計崇禎時度支出入,極其詳備,足以見明末財政收支情況,對明史 研究有較高史料價值。
|
就是達官貴人才課不到稅 稅都課到農民身上去
看看清雍正 怎麼抄達官貴人的銀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Hnq...feature=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