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iDemon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6
文章: 147
引用:
作者Crazynut
你我不同之處,我實在很不想談論,我個人覺得,是對帝權的絕對維護,皇帝作的事,幾乎全都是對的。

祖制,敢問是洪武祖制嗎…那成祖開始的寵信宦官,動搖明朝的根基,造就日後禍亂無數,又該置於何地呢。

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showtopic=7516


所謂的宦官參政、是從明宣宗開始(司禮監打鉤)
並非始於明成祖、成祖時代宦官仍是皇帝的跑腿而已
參政是妄想
明成祖連自己的兒子都再三管制、哪裡輪得到那群死太監

所謂動搖明朝根基、都怪在宦官上,也實在太瞧得起這幫人了
文官集團又是什麼好鳥,除文筆過人、無恥也常常更加過人

孝宗朝南京鎮守太監私自開放皇家禁地種田收租、被文官告發
鎮守太監摸摸鼻子收攤
結果太監前腳剛走、後腳這些告發太監的文官自己也跑進去皇家禁地種田收租
氣到當時鎮守太監創一個先例:太監彈劾文官

盧象昇、袁崇煥的悲劇,非常大的一部份都得歸功在這些稱職的言官上
武官在前方拚死做戰,這些文官就在背後動筆捅人
打贏了叫好勇鬥狠、打輸了叫與敵人鉤結、打久了叫玩敵養寇

所以文官沒你想得這麼光明

另外別忘了明代中興之主明孝宗是怎麼出來的
在那個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的時代
張敏、陳祖義和懷思、這些勇敢而無畏的宦官保護了年幼的明孝宗
懷思丟了官(司禮監大頭目)、張敏丟了命(自殺)

所以宦官也沒你想得這麼黑暗


你用超越400年的價值觀去評價400前年的事,本身就是很奇怪又不合理的事
當時的人自然是依當時的價值觀做事,所以一切事情的發生都很自然
反倒400年後的人看了才會顯得格格不入;評價都是一群蠢蛋云云

目光如果能超越時空的限制,馬上給予正確的觀點評價
那是聖人才辦得到的事
比方說宋代的李沆、外號就叫做「聖相」
舊 2011-05-31, 08:18 PM #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iDemo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