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anomaly
人是貪婪的, 從人性來說也很理所當然, 不過薪資只是讓人做事的其中一個因素 (雖然是很重要的一個). 小弟的經驗是薪水沒有滿足點, 沒有人會覺得薪水足夠, 只會越要越多. 所以個別人之間的差異一般不會去看薪水, 而是看擁有多少內在動力去完成指派任務. 最有趣的是內在動力不是靠蘿蔔也不是靠棍子去激發出來的, 而是員工自己的個性因素. 當一個員工開始失去內在動力時, 這個員工就開始失去價值. 領高薪的老鳥尤其要注意, 一般裁員都是先動沒有戰鬥力的菜鳥, 以及領高薪, 可是失去動力的老鳥.
職場姣姣者一般不會把薪水的絕對高低當成個人專業成功的唯一指標. 小弟觀察是只有泛泛之輩會跟主管或者老闆說有獎金, 或者公司需要有表示才做事, 或者拿多少錢做多少事這類的話. 其實這些話講出來就已經輸了, 馬上就會被定位只是Low咖. 一旦被主管當成空氣看待, 薪水就永遠只會按照公司規定調整.
|
其實老兄你人還可以, 譬如說這一篇引用就講得挺好的, 人真的要自立自強一點.
不過您一直沒抓到一個重點就是職場上遭遇的現況並不是那麼的理想, 這樣講很模糊.
但您再次從頭到尾把整個討論串看完後, 站在員工立場處境以及可能有的資源來思考.
帶人也是可以帶人心的, 其實當老闆也沒那麼難, 但一個誠信正直的老闆就不容易了.
不過也不是真的需要這麼做啦, 會如此在意的老闆大多是從高單位產值公司出身.
回之前您說過的"會多少"而言, 講的並不是非常專精, 而是會到一個程度.
那個程度的標準就是能夠判斷員工在做什麼, 是否有一定進度, 執行的方向對不對.
更好一點的, 我真的很想說直屬主管一定要會得比員工更多, 這裡講的是"本業."
這樣才能去檢查員工交出來的成果, 這樣才能去指導員工更加精進.
相信我一件事, 能管理, 又能在專業上提供指導, 員工就算不在管理上認同但也會尊敬.
嗯, 現況如何, 你看下一篇自衛兄很精闢的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