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jamin
我花了一點時間去找, 發現這軟體有支援
"Added support of ASUS EPU and EPU2 power consumption monitoring." 這類晶片,
看來, 電流(功耗)是這樣來的.
不過
請別太相信這類軟體
你要知道, 他們並沒有辦法收集所有的板子紀錄其參數.
而這類監控軟體的準確度, 跟他們的資料庫有很大的關聯
|
軟體式的監控當然是只能當作參考
但......
這次筆電平台上SNB的過熱災情可是
請搜尋Sandy Bridge overheating
你就會發現有多少搭載SNB的筆電(特別是搭載i7四核的)
都面臨到了嚴重的過熱問題
變成以下的窘境:
1.負載下TB啟動>>>溫度達到上限>>>為散熱而降頻至原始時脈
2.負載下TB啟動>>>溫度達到上限>>>為散熱而降頻至原始時脈>>>依然帶不走溫度於是降頻至低於原始時脈
合理推測:
TDP45W所指的應是原始時脈下CPU+內顯燒機會產生的最大功耗
回到原本的話題
希望這次AMD熱功耗&TB設計可別像SNB一樣啊

這代SNB設計中
TB功能雖然亮眼
但在大多數筆電平台上
真的幾乎只能提供極短暫(以秒計時)的效能噴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