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5/22 02:28本報訊
工商時報【本報訊】
2008年金融風暴之後,南韓面板廠驚覺自己過去的供應鏈過於封閉,造成研發速度慢、成本競爭力不足的問題,因此決定開放供應鏈,也給予瑞儀、中光電等背光模組廠打入韓系供應鏈的契機。
而韓系面板廠對瑞儀的營收貢獻在這2、3年從無到有、甚至超過台廠,拉到6成以上的比重,轉變的速度非常快。
和韓國人合作多年,瑞儀董事長王本然直言,韓國人其實是很好的合作伙伴,台韓對於供應商的態度也大大不同。
據說,有一次他前去拜訪台灣面板廠客戶,要跟採購經理人員碰面,但卻硬是在那公司的大廳裡枯等了1個小時,對方才姍姍來遲,從這種小地方可以看出,台灣廠商並不太重視自己的供應商。
反觀三星,不僅高階主管常到廠拜訪,談合作、談技術,而且拍胸脯承諾「只要你技術夠好,一定會把你當作長期策略伙伴培養。」而過去幾年和三星的互動愈來愈緊密,雙方相互學習的機會也的確愈來愈多。
王本然笑稱,其實推動瑞儀維持技術競爭力的動力就是來自客戶,多虧客戶不斷丟出一個接著一個的難題,讓瑞儀不斷進步。
王本然直指,面板廠以往認為背光模組廠只是單純組裝,沒有把背光模組廠開發新產品投入的研發成果放在眼裡,也不了解背光模組的設計、組裝其實涉及非常複雜的零組件開發、設計,以為可以很輕易地跨足背光模組。
其實背光模組是高度人力密集的行業,備料複雜、管理的難度不低,一旦庫存控制不當,就會產生高額的呆料,而且零組件跌價快速,很容易就會侵蝕獲利。背光模組產業其實一點也不容易,除了技術是核心競爭力,但是要賺錢,靠的就是管理。(袁顥庭)
--------------
韓國置入性****?台商自我吹捧****?事實?
記得以前商周才有一篇專刊,內容在說「三星的養套殺策略,三星不敗的祕密」,怎麼現在又有台商認為自己很屌?可以吃死韓國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