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Raziel
Elite Member
 
Raziel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8,344
引用:
作者u3350829
是不是緣木求魚很難說...像智慧手機/平板這類裝置最大的問題都在於電力,
就算未來CPU/GPU製程到達物理極限如果電池科技沒有什麼突破的話,也是
一樣不會有突破性的發展,而現在的無線傳輸頻寬的確沒辦法負荷像一般桌
上型PC那種解析度,但是手持裝置10吋以下頂多就1000X900上下難說後面
的無線傳輸技術無法達成,像在下有空就很想用WHDI在家裡搞一個沒有CPU
和GPU/RAM等等的偽平板
現在的問題反而在於就算有新的無線技術出來頻寬也夠,但是那個佈建的龐大
費用和時間才是挑戰,否則沒網路就跟沒電一樣下場XD~

其實現在的技術已經做到: 本地端硬體執行部份程式所需能量 << 無線傳輸所耗能量

不管是3G/4G Wifi 等無線傳輸技術, 傳輸距離越遠耗能越大幾乎是無法擺脫的物理原罪,

傳輸距離若要很小,功耗很低, 基地台佈建地點就要多且密, 這幾乎是沒業者想碰的燙手山芋.

目前在手持設備上, 本地具運算力也能off load部分網路需求, 變相的延長可用時間.

另一方面則是面對網路不見得隨處都可得/都順暢的現實, 讓手持式設備即使沒網路也

還要有部分功能例如閱讀/娛樂. 目前網路應用雖然越來越多, 但我還看不到純網路設備

存活的利基, 拿高清影片播放來說, 我想無線網路就算發展到6G/7G 世代, 也不會支應

無壓縮編碼的HD串流播放, 不管他是8吋還是10吋. 畢竟不管授權或非授權的頻帶其實

都不算很寬, 同一個基地台只會是有限的總傳輸能力, 基地台成本高, 一定要能share給

足夠規模的用戶才能損益平衡, 隨便就給user幾十上百妹頻寬是難行的.如何經濟的

使用頻譜, 是所有業者與標準制定單位的功課. 我認為本地端即有足夠硬體處理能力,

合理化網路傳輸量依舊會是具效益的手持設備運作模式, 至少還會維持相當長的時間.
舊 2011-05-22, 11:37 PM #4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aziel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