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GETTA
Advance Member
 
GETTA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淺間山 早乙女研究所
文章: 415
引用:
作者tdnj
不是說用了太陽能沒太陽就沒辦法有電,當然要用電力輔助阿,我桃園的家也是裝太陽能熱水器,天氣好的時候都有熱水夠洗,日照不夠的時候可以用電力輔助加熱阿,又不是裝了太陽能就只能用太陽能發電。

前面幾位提到的,台灣太潮濕、日照不夠長不適合發展太陽能? 該不會住北部就認為全台灣都很潮濕、日照不足吧
而且要進發電廠等級的東西一定會比較嚴謹,潮濕、下雨的問題一定是考慮進去的,難道一般發電廠就不潮濕?都不需要用到電子零組件問題? 感覺有點為提出反對而反對...
颱風弄壞? 這不是更好笑,這天災阿,難道用其他的設施就不會受天災影響? 建築物本身一定是要考慮到能夠防禦到幾級的風、幾級的地震,電廠一定會考慮到建築物的防災設計。
而且不能一直用核電廠都不會出事為前提一直假設太陽能很脆弱一定短命壞掉一樣,我家頂樓上面太陽能集熱板就用了快10年也沒出事,還沒一堆安全設計....


您也似乎是以您家屋頂看全台灣, 您住桃園就認為站友都是北部人 ?
太陽能要作為商用發電手段, 建構成本與壽命甚至是效率都是公認令人詬病的問題
在您家屋頂能撐超過10年的太陽能板, 能取得真正的壽命、單位發電成本、天災損壞率等等的資料嗎?

換個地方換個規模
作為一個發電廠, 太陽能板的抗天災能力先天就是比封閉式建築結構差
台灣有那些地方的腹地夠大, 又有終年10%以下的降雨率, 日照也夠強
颱風地震天災少又輕微的可以用?
在每戶大樓頂樓也不是不行, 電網的架構與維護的成本
以及協調大樓產權人的租賃成本與時間要不要計算?
生產數萬枚太陽能板的汙染與能源消耗和排碳, 有沒有機會打平?
應該可以, 但是時間與成本不低

一個太陽能發電廠所用的太陽能板數量是以萬為單位起跳
不是每一枚都能像你家頂樓那片"集熱板"有那麼"長"的壽命,
兩者不盡相同的東西也不能直接相提並論, 架構種類和效率差很多
而且, 不是沒考慮, 目前的太陽能方案大多已經將各種保護、延壽措施都計算在內
考慮進去後計算的壽命還是相對的短, 成本相對的高
還有一點, 這些都是環境良好的理想值, 在台灣氣候變化大且惡劣的環境還會剩多少?
在台灣, 這些天災都是常態性的狀況, 而非偶發性

另外, 一天連曙昏時間都算在內好了, 能發電的時間也僅有半天
發電的效率還要看天公作美, 就算不下雨, 多雲時晴或陰天的發電效率就很要命
作為一個輔助電力的手段, 這個方案在台灣的後續成本與不確定因素都太多
舊 2011-05-22, 12:26 PM #7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ETTA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