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如果說要開放多一些名額給醫學院招生,或者國外醫生認定(小波波那種)
大概又會變成什麼資格不符、水準不夠啥的…
其實國內診所部分不過就照症狀開,不是抗生素就是安慰劑,叫病人回家多喝水休息
我長這麼大看病,只有一兩位醫生會仔細探問病人情況,採取對策
所以有段時間,將近十年,鼻子過敏換了四五間醫院看,從來沒有真的好轉過,每次去醫生就問兩句,開同樣的藥,沒效下次就是加份量…奇怪還門庭若市。
直到某位醫生,每次去都會仔細問作息、看症狀,上次的藥方效果不夠好,下次就換一套
跟行軍打仗一樣,計謀百出,結果越來越少發作,現在除非我自己作息搞爛,不然不會發作。
這種醫生真的很少,才有那種價值,剩下就不用說了,市場導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