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千島雷禪
其實最終原因很容易明白,就是缺乏競爭
如果舖設線路能夠自由化,不管是電話線、光纖還是無線基地台,任何人都能想蓋就蓋,營業也只要登記不需許可
那麼現在不要說50M、100M,就算上下50G也不是難事了
關鍵就是政府對硬體資源的壟斷,一方面鉗制資訊的流通、一方面把資訊流通當成搖錢樹,層層盤剝吸百姓血汗錢
只有無限開放、充分競爭的產業對消費者才是最有利的,當哪一天能在台灣電信業同時看到全球所有電信大廠,台灣才有希望
|
電信事業需要基礎建設所以資金要夠, 又不像擺路邊攤不用什麼成本....
難不成您認為電信業是那種可以想開就開, 想關(跑)就關(跑)的的行業嗎?
以前固網執照限制多, 門檻高, 現在門檻低多了,
所以許多地區的有線電視業者都能符合門檻,
因此目前大部分的有線電視業者都拿到市內電路的執照,
可以鋪設自有電路, 也可以出租給其他相關行業.
"政府對硬體資源的壟斷", 政府是壟斷了什麼?
以前電信業者抱怨鋪設自有線路要申請挖馬路時常被地方政府刁難,
行政院就叫內政部營建署規畫, 以300億請地方政府建置"寬頻管道",
可是管道蓋好了, 也開放申請租用, 但那些當初抱怨的業者是誰來租了?
(計畫興建近9千公里的管道, 目前已完工啟用近6千公里)
目前台灣包含四大固網在內一共有66家業者領有執照可以鋪設線路,
您看過幾家在建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