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teur Member
|
正所謂有夢最美,希望相隨
放眼台灣現今電腦業,幾乎以代工為主,
毛利率都是保五保六保衛戰。
我朋友剛好從事電動車相關產業,
據他表示電動車最重要有三個元件:馬達、控制器、電池
其中馬達台灣的專利和製造能力,許多公司是有機會與國外硬拼的,
本土的東元電機在馬達這方面可以說是默默耕耘許久,
不過是否有能力轉作汽車馬達,還是個未知數。
控制器部分牽扯到機電整合人才,
這部分有點尷尬,因為台灣雖然電機系氾濫,人才濟濟
不過機電跟電機仍有許多差異。
電池方面,這部分是最重要的一環
也是佔成本比重極高得部分
目前市面電動車電池大致上有兩種,鎳輕電池跟鋰電池
不過這部分的專利幾乎都在外國人手上。
台灣廠商想用?很簡單跟我買專利阿............
最後結果就會像現在台灣的CD、DVD空白片產業一樣,空白片幾乎都從台灣出來
不過每年要附龐大的專利費給飛利浦XD
什麼?你說可以用燃料電池阿?
拜託,燃料電池雖然非常有錢景,不過現在幾乎都馬還在實驗室裡面
要完全商業化還需要一段時間,這一段時間就是燒錢去換你的成果
很多情況是錢都燒完了,連個灰都沒看見
依照台灣老闆/人cost down的個性,你覺得會有人願意投資嗎?
還是跟國外買專利穩穩得賺卡實在.........
所以可以預見的,雖然電動車會成為台灣下一個電腦業
不過這個過程會是這樣的:
====>國外電動車掛牌上市,但是價錢太貴,只有少數人購買
===>國外廠商將部份重要元件,但是機密性不高的專利授權給台灣,請台灣製造生產
====>台灣電動車廠商初嚐甜頭,整體營收雖然不高,但此時公司毛利率有30%上下
====>第一代電動車新貴出現
===>台灣媒體開始炒作電動車相關科系前讀似錦,天真高中生將電動車相關科系作為第一志願,電動車科系份數標高
===>電動車價格開始下降,需求逐漸增大,但產能吃緊
===>台灣人爽爽接單,跟銀行大量貸款購買設備機台
====>老闆開始壓榨RD、設備工程師,要求提高產能
=====>工程師燃燒肝臟將成本壓低,產率提高
=====>開始有工程師過勞死的新聞,但是仍有一堆人前撲後進的想進入相關公司
====>電動車售價逐年降低
====>電動車已普及,走入一般家庭
====>台灣電動車再度創下高額營收,但是毛利率開始進入3-5%的年代
===>當年的高中生碩士、博士畢業了,投入職場後才發現電動車產業已經走入傳統製造業,電動車新貴只是歷史名詞...........
如果電動車要在世界上普及,是缺少不了以台灣工程師的肝臟作為祭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