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權中*
|
其實富爸爸作者所說的東西除現金流觀念之外比較具有參考價值,其他的概念跟他的出身經歷有一點關係。
他從當軍人、海員存了一筆錢去創業,成功一陣子後卻瀕臨破產但是讓他學到很多商業知識。
90年代他開始轉到綜合性的財富管理模式,股票、房產都涉獵,然後讓他翻身,進而在十年前轉移重心去開發原物料、礦產、
其中有一個經濟概念要知道的是他破產後到重新崛起,美國以及全世界以美國為主大多頭走了好多年。
試想他如果投資房產的時期正好遇到金融風暴,就算他的房屋只是貶值沒賣掉,勢必有很多社會上的人沒工作所以無法去租他的屋子,時間久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撐住。
同樣川普的成功早期崛起於70年代末期的大蕭條,川普拿老爸以及一些冒險型投資人的錢去建設大樓,
後續在近二十年一段走升,一段下貶的時候,他出手的成績不差。可是過往成功經驗讓他在2000年後過度擴張,現在一直跟政府以及銀行團展延。
像巴菲特或有些債券、基金經理人對於總體情勢掌握的很穩,十年時間只要多賺一點少賠一點,在蕭條的時期他們就有很多子彈買低估的資產。
不過講是這樣講,用這種方式成功的人也只有極少數人。何況美元的價值也提供他們很多籌碼,像一些弱勢貨幣的國家投資者很難套用他們的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