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
數位無線和數位有線目前採用的壓縮編碼標準不是MPEG-2就是H.264, 早就是統一標準了,
只是受限於無線頻道和有線頻道的頻譜規畫不同, 所以不論是歐規的DVB或是日本的ISDB,
有線和無線上所使用的調變標準都是不同的(美規的有線是以DVB為基礎, 與無線的ATSC完全不同).
再加上有線系統通常是以付費頻道的形式在經營, 機上盒除了訊號接收及解碼的能力外,
還需要有智慧卡辨識鎖碼加/解密及雙向互動(隨選影音或頻道的訂閱/退訂)的功能,
所以還得支援DOCSIS(Cable Modem) 雙向傳輸.
因此一台機上盒若要兼具有線數位機上盒和無線數位機上盒的功能,
那價格也幾乎是兩者相加, 對於使用者而言, 若另一項功能用不到,
則這樣的設計反而是一種浪費.
另外, HD流量不得低於15Mbps不知是依據哪個國家或標準組織的標準.
以台灣各HD頻道目前採用的H.264編碼來說, NHK的建議值也只有13Mbps,
這是在與MPEG-2比較後得出的建議值(NHK對MPEG-2的建議值是24Mbps),
即使在日本, BS衛星上的頻道也很少達到MPEG-2@24Mbps, 像BS hi大約是22Mbps.
地上波就更低了, 大約15Mbps左右(不過地上波的畫面格式是1440x1080i).
歐洲地區有些國家(如法國)在播出1920x1080i時, 平均流量約在8∼12Mbps,
若是播1440x1080i時, 流量更有低到5Mbps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