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看看就好,裡面一些算法都有刻意誤導的痕跡。
其實台灣教育費用並不少,只是都是父母私人支出,而非公共教育支出…這才是最大問題。
公共教育不彰,導致到處都是補習班,更深刻了資本階級差異,許多父母經濟負擔更大,小孩的未來被父母經濟狀況決定的更多…
最近又有延長國教到高中的議題…個人覺得,有點做政績,而不是真的紮根的作法。
現在的問題是,國中小學是否真的有達標?
那麼多需要校外補習的學生,是否表示國中小的失敗?
更糟的是技職教育的消失…由於大學太容易進,許多無心唸書、成績不佳的學生被父母社會硬逼進大學,卻沒有真正學到東西。
以前至少進技職學校,還能真的學到一些東西…。
最近跟一個從事傳統產業的親戚聊到,他本身也只高工畢業,但是一技在身,最多一個月可以賺十五萬,可是找不到學徒…
而我從事研發工作多年,卻看到一堆不適任、濫竽充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