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tdnj
像是今年農曆過年那波感冒,真的是看四五次醫生才好,每次藥丸也是七八顆(剛感冒的時候去買感冒藥來吃不過真的還吃不好...),所以有時候真的要看症狀跟嚴重性才能知道...
但是,像是明明重感冒一次只能拿三天藥(醫生擺明就告訴你至少還要來看我三次才會好),就是偏要多走幾趟多付些掛號費多過幾次健保IC卡、補牙一次只能X顆,明明一次可以搞定就是要你分兩趟補、一堆擺明了讓你多過幾次IC卡的機制...
|
換成全自費或是非健保用藥就會很快好...
反正從診斷、開藥、申報到幾付的流程中,可以搞鬼的地方太多了。
其實...健保真要把藥價的問題堵住就該把制度整個健全起來。
像早年公保用榮民製藥與公開招標雙軌制,這樣至少可以穩定藥性與售價... (獨利廠商?)
不然也可以把藥品預算也搞成總額制...這樣至少可以阻止院所逾取逾求。 (限制用藥?)
當然,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任何方式都會有缺陷存在...
重要的是有沒有辦法建立另一套監督制度來阻止缺陷繼續擴大。
目前的藥價制定與幾付制度是辦不到的,只能任由院所玩以量"致"價。
呃...怎麼會扯到感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