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鄉長
Major Member
 
鄉長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8
文章: 167
引用:
作者IL-2
我說的就是鳩羅摩什法師為我們翻譯的天竺佛經啊
我覺得這些經的確很強調功德啊, 去翻一翻都是說誦經 禮佛會有什麼好處,所以要bla bla....
另外佛經會很難懂嗎 我雖然不敢說全懂, 但誦經的時候看懂個八九成應該不難吧

天竺佛教其實就已經和婆羅門教混在一起了,和原始的佛陀思想有些差距了,不過我也不曉得你看的佛經寫了什麼,就我所知,釋迦牟尼中心思想就三法印等,如果以三法印中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來說,正好符合六祖的"本來無一物"

但如果你要汲及於佛禮及"功德"或"好處",就顯然對"物"產生了執念.和"本來無一物"違背,和"諸法無我"違背,既然已經"無我",你要去造功德有什麼意義?更何況佛經也有寫,刻意去造的功德不算功德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7...%89%9F%E5%B0%BC
佛陀進入般涅槃後,弟子們彙集、整理佛陀一生的言傳身教,通過幾次結集,形成經、律、論「三藏」。隨著佛法傳播範圍的日益擴大,佛教逐漸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關於釋迦牟尼基本的教義,後世有許多不同的見解,但是無論是大乘佛教、部派佛教都同意保存在《阿含經》中的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等,是釋迦牟尼最初的教義。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E...%BD%9B%E6%95%99
原始佛教的教理包括四聖諦、十二因緣、五蘊、六入處、七覺支、八正道等。後來匯集為由經藏(各種經文)、律藏(講佛戒),此時並無論藏的部份。

目前原始佛教的教徒相信,佛陀最初的教義,較為可靠的僅存在於北傳的雜阿含經,以及南傳的相應部兩部經典,兩部經典都有因翻譯問題及古老語言的隔閡難以完整理解。並認為其餘的大量佛教經典都不足以採信。

也因為原始佛教信仰者這樣的主張,原始佛教的信仰主張不受目前各國主流佛教宗派的樂於接納,反之將其視為某種威脅。
=================================

從 wiki 的條目看來,基本的佛陀教義確實只有講一些精神思想,並沒有叫你誦經幹嘛,其實就我所理解,某些佛經和基礎思想產生了一些矛盾,不過佛經太廣泛了,各地都有不同的佛經,也很難一蓋而論

最後,我以為誦經是唸"南無阿彌多婆夜。 哆他伽多夜。 哆地夜他。 阿彌利都婆毗。 阿彌利哆。 悉耽婆毗。 阿彌唎哆。 毗迦蘭帝。 阿彌唎哆。 毗迦蘭多。 伽彌膩。 伽伽那。 枳多迦利。 娑婆訶。"(這是往生咒)這種,所以唸的人通常也不知道他的意思才對
舊 2011-04-05, 03:15 AM #7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鄉長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