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曾生』是比較早時候的講法,以人之姓,後面用他的身份、社會地位去稱呼。
例如稱之為『生』,表示他是讀書人或鄉里間有學問的人。要是稱做『曾老』,也等於是稱呼曾老先生之意。
我老家住台南市,以台南的發音,曾生的台語讀音類似『增加』,『詹』這個字的台語類似『針』。
『畜生』的畜這個字類似舌頭由齒根(上顎跟上牙齒相接處)發音時向後退縮然後用喉音發出來的,跟講『秦』這個字有點相近。
樓主會把曾生跟畜生的發音聯想在一起,可能是閩南語發音有搞混了。
話說回來那些學者用一些拼音去試圖拼出閩南語的腔調、聲音、氣韻,真的會讓後代越搞越亂。
我曾祖父生在清朝,活過了日據時期直到1970年代,他講的閩南語腔調很類似黃海岱、黃俊雄布袋戲的雅言。
一字一句很像在念詩,畢竟他小時候就被高祖父從台南送去廈門、泉州等地去讀私塾。
之所以提我住的地方,我發現台灣先民來台的時間與祖上的出處各有不同,老台南地區出自漳泉地區居多,
再者這些台南古城地方的老居民很多,傳統閩南語的發音習慣的失真也比較少。
*黃俊雄那些小孩子講的雅言不在此限,有的過於粗魯又跟國語的語法混在一起,建議對閩南語有興趣的人不要去聽他們講的話。
不過要看他們的布袋戲倒是很好,至少有些閩南語的雅言還是可以學一學。(可以學字詞,不要學讀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