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手機常上網 小心輻害傷身
【聯合報╱記者鄭宏斌/台北報導】
2011.04.01 04:12 am
手機上網小心電磁輻射 / 劉開元
時下手機多半具上網功能,但長期使用,可能暴露過多電磁輻射。環團指出,不用手機時,不要繼續上網;環團也呼籲,NCC應要求手機業者,在機殼上明顯標示SAR值,以供消費者選購時參考。
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會長陳椒華說,SAR值是指人體吸收輻射能的量值,當手機發出輻射值愈高,人體接收SAR值也愈高;但市售手機都未明確標示SAR值,九成九民眾不清楚自己手機的SAR值為何。
陳淑樺說,手機產生最大輻射值是在撥通瞬間,但用手機上網也會產生電磁輻射,輻射值依各廠牌而不同,大約在每平方公尺數十毫瓦之間。
陳椒華公布各款手機輻射值測試結果,時下流行的iPhone、HTC都在國際標準值(每平方公尺十瓦)內,但其中一款BenQ手機輻射值竟高達五百九十倍。
她舉出WTO資料表示,長期使用手機,將增加罹患腦瘤風險,建議心血管疾病者,避免長期使用手機上網,也要避免將手機靠近心臟或生殖系統。
陳椒華表示,用手機通話、傳簡訊或上網時,應與身體保持三、四十公分距離;民眾不用手機時,也可將上網功能隨手關閉。
陳椒華說,美國FCC將手機SAR值標準訂為一點六(W/Kg),德國藍天使標章則規範為零點六(W/Kg),但國內尚未訂定標準。
【2011/04/01 聯合報】@ http://udn.com/
|
我記得,手機的電磁波,雖然算是輻射的一種,但是那跟核分裂的輻射不一樣吧
聯合報這條,有混淆輻射定義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