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失守跟遠征軍的必要性
http://news.sohu.com/20050430/n225406075.shtml
1942年2月8日晚上7時,佔領了馬來亞的日本軍隊向駐守新加坡西北部的澳洲軍發動進攻。七天之後,英軍總司令白思華中將于晚上8時半宣佈無條件投降,逾10萬名英國、澳洲、印度等守軍淪爲階下囚,新加坡從此進入了三年零六個月的昭南時代。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新加坡失陷”。
.....................................................................................
.........................................................................................................................
對英澳官方戰爭史上諱莫如深的“開小差”課題,書中有很詳細的討論,並且列爲“第13章——不光彩的事”的內容。作者說,有關在新加坡戰役中軍人臨陣脫逃的記載之多,幾乎可以用來寫成另一本著作。
多數官兵士氣低落到極點
他把當年的逃兵分爲兩大類。第一類包括在2月15日晚上新加坡守軍投降前逃離島上的官兵,從敵人後方逃出,或者是獲准撤走的人不在此例。許多官兵在守軍正式投降前便登上輪船或舢舨,逃到蘇門答臘和爪哇,最後還是成爲日軍俘虜。這些人仍然列爲臨陣脫逃。
第二類包括離開前線,不打算回去的官兵,也包括最初是臨陣脫逃,過後拒絕重返前線的人。這類人比第一類人數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