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afeiniva
Senior Member
 
afeiniva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3
您的住址: 自大的島嶼
文章: 1,149
引用:
作者Earstorm-2
借我引用一下, 這個說得真的不錯, 人文學+心理學+經濟學大概也就這樣的總結了.

從工業與能源革命起, 人們就習慣擁有更多, 甚至同樣的東西重複擁有: 車&電腦&手機.

反正相對而言已經是負擔得起, 但降低的是製造成本, 並不是要消耗掉的原物料.

台灣比一些歐美國家更多出至少一個問題點: 所有都要花錢, 不花錢能得到的品質都很糟糕.

舉例海岸, 的確是還有免費開放, 但會有垃圾以及沒有公設如更衣間或廁所等, 有的要錢.

另外就是累積財富以及借貸, 短時間內要獲得跟花得比實際上的機會收入多, 兩個必要條件.

一, 來源便宜化. 二, 膨脹.

最最簡單的一個字總括: 錢.

最基礎的解說: 數字化.

因為用錢當單位的數字化, 很多東西的使用跟製造成本或許已經脫離實際價值.

就說到這樣吧, 想一下就懂了.



引用:
作者mobius797
人類早就過度濫用資源走上預支未來的不歸路
光只是在一項核能發電上鑽牛角尖其實根本已於事無補
只要人類整體這種像癌細胞一樣侵蝕地球的模式不變
換什麼發電都停不了自我毀滅的腳步
沒有人要停止享受沒有人要停止消費
互相指責對方才是癌細胞能讓自己比較心安理得?

當然我也不是什麼聖人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模式來拯救地球
只是覺得口水戰拯救地球和人類未來的機率很明顯的是零而已
別瞎忙了反正就是這樣
不婚不生也許反而是我們這些癌細胞唯一能減緩自己擴散速度的方法


兩位說得真好!!!
也許真實就是這樣悲觀。
舊 2011-03-26, 12:56 PM #1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feiniva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