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週前,公司部門舉行春酒聚會,敝人靠著中等手氣抽重許多獎品之中堪稱中等獎項。嗯阿!就是這個SSD,就是這個SSD捏,廣穎Extreme系列E20 128GB SSD。(揉眼)
回家上網查E20 128GB SSD價格,嗯!沒有從天而降獲得現金獎的命,還有抽中這1288GB SSD可以稍加安慰了。哈哈....有些同事是空手而歸。
SSD的好、快用過都知道,敝人是很早以前就掏腰包買來服用了。那這次免錢抽中E20 128GB可以幹嘛?拿來替換技嘉870A-UD3遊戲機的Intel X25-M 80G是不錯的點子,這下系統碟空間多了幾十GB,可以多塞幾套遊戲或軟體了。
這顆固態硬碟好像沒人分享過,敝人就自告奮勇獻出它的開箱分享吧!
拿起小刀,把收縮膜割開。
一陣手忙把包裝外套撕下,嘖..嘖...手法有些粗暴,抱歉!!
開箱是要搞多久?好唄!E20 128G不就來了!來了!
揉眼!小小的包裝裡頭就E20 128G、說明書、螺絲。(謎之音:難不成有彩蛋?)
這E20 128G的金屬外殼也走黑化風路線啊!廣穎網站提到尺寸:100mm X69.85mm X9.5mm,重量:70g。
E20 128G底部有採用的SATA 3Gb/s傳輸介面(包含電源),適用於PC或NB平台。
隨手拿2.5吋5400轉硬碟跟E20 128G PK一下外型。突然SSD對HD說:「嘿!打爆你的傳輸效能、搜尋速度、防震能力,連耗電量與重量也不用提」
疊疊樂是一定要。
這裡先聲明,多次嘗試跟其他人分享那般把SSD外殼打開,滿足私人對於內部控制器、記憶體顆粒的好奇慾(個人猜想記憶體顆粒是MLC規格),但本人天生手拙,無法撕開SSD側邊保固貼紙,最終只好作罷。我猜站上可能有神人可以指點E20 128G這部份吧!
既然沒有把SSD外殼打開,本人整理一下關於E20 128G特色與規格。抱怨一下,繁體中文的產品說明可以放在包裝盒或說明書,方便在選購時查看相關的產品資訊。
規格:
1、耐久程度:插拔至少10,000次
2、工作電壓:4.5V~5.5V
3、耐震強度:15G peak-to-peak max
4、耐衝擊力:1500G Max
5、傳輸速度:最高讀取速度250MB/s, 最高寫入速度230MB/s (依系統平台不同,表現會有差異)
特色:
1、搭載DDR2 DRAM Cache memory,加強讀寫效能及壽命
2、支援TRIM Command 增強寫入效能
3、電壓感應器避免供電不穩或電壓異常,造成資料在傳輸中流失
4、支援S.M.A.R.T. 技術監控使用壽命
5、符合2.5” SATA介面(SATA SSD)
6、內建自動錯誤校正(ECC)功能,提升資料傳輸的可靠性
7、平均抺寫儲存區塊(Wear Leveling)技術,可延長使用壽命
8、通過歐盟RoHS標準
9、低耗電量
10、防震、耐衝擊
11、無噪音,無延遲(no latency delay)及不會出現seek error
12、容量: 128GB
13、三年保固
原來打算E20 128G接上遊戲機跑測試軟體後,再找時間更換,但是擇日不如撞日,它本來就要替換Intel X25-M 80G,實在沒必要多此一舉,加上SSD重新安裝 作業系統,性能表現會比較好,心一橫直接進入作業系統重灌階段。
CPU:Phenom II X4 925
主機板:GA-870A-UD3
記憶體:Kingston DDR3-1066 2GX2
硬碟:系統碟:E20 128GB、資料碟:Seagate 7200.11 ST31000340AS
顯示卡:Radon HD 4850
驅動程式:ATI Catalyst 11.2
作業系統:Windows 7 SP1 Ultimate 64-bit
透過量產隨身碟裡頭的Windows 7 SP1 Ultimate 64-bit作業系統來安裝,我把E20 128GB格式化成NTFS,可供儲存空間119GB。完成安裝作業系統所需要時間很短,再來上網更新微軟更新檔案,之後又把Office 2007、看圖、影片播放等必備軟體一一灌好。
粗估這些過程花3小時,扣除SSD優化設定、各軟體細部設定的時間,我覺得上網更新佔比較多時間。整個作業系統可以使用情況下,察看E20 128GB儲存空間使用量還不到33GB捏。
呼...總算弄得差不多了,大致搞定E20 128GB安裝作業系統與軟體,我使用相關HD測試軟體檢驗E20 128GB性能。
看到CrystalDiskInfo 4.0.0 Dev4,這時候E20 128GB使用次數有17次。在支援的功能這欄資訊,SB850開啟AHCI模式,E20 128GB支援TRIM功能啟用。
CrystalDiskMark 3.0.1
50MB設定
100MB設定
500MB設定
1000MB設定
2000MB設定
4000MB設定
循序讀取傳輸速率最高是在2000MB設定,約334MB/s,而循序寫入傳輸速率最高則是在4000MB設定,約228MB/s。小檔案的傳輸效能測試部分,讀取傳輸速率表現有些低,寫入部分就好很多。
ATTO Disk Benchmark 2.43
256MB設定
512MB設定
1GB設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