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Glock0704
很抱歉....我爺爺那時全家可都是吃白米飯的....反倒是戰後就比較少吃到了
聽我爺爺口述,再那時,日本人對於受過較高教育的人士是非常尊敬的
|
一樣是爺爺的口述歷史,怎麼會是天與地的差別.........
聽我爺爺說,日本人沒來前,艋舺與"城內"有不少土地在老太祖與太祖手上,家裡也請不少長工幫忙
在他們來了之後,因為太祖資助不少當時抗日人士,被人出賣,以致於被日本人用接近抄家滅族手段,給抄掉了大部分家產,要不是後來由不少當時一開始就投日的地方士紳,出面保人,不然就真的沒有我的存在....(一次危機!?)
到我爺爺這代,剛好是二次大戰戰爭中期,我爺爺也是被強徵上戰場,因為剛開始不少人不願意,聽我爺爺口述是用殺雞儆猴的方式,一票人有人不從,就直接給你一粒花生米
送你上山頭,一直殺到有人願意為止.......
當時我爺爺要不是被我阿祖死命的抱著,壓制住他讓他跪在地上,表示願意接受徵召,不然我家早就斷了血脈.....(二次危機!?)
至於爺爺在南洋戰場上,當美軍在離他們不遠處(約20公里處)並已經形成有效包圍時,並等待日軍投降,可是聽我爺爺說當時大佐卻下令所有人切腹自殺,以示效忠天皇,當時他們這些台籍兵當晚可是利用晚上月黑風高大家一起分散的往美軍方向逃,好向美軍投降,當時百來人,扣除一開始就沒逃成功的,最後被美軍送回台灣的只剩下三十多人,不少都是被日軍追擊打死的....(三次危機!?)
不過小時候有聽爺爺說過,日據時有資格吃到餐餐白米飯的除了日本人與知識份子外,就只剩下賺錢有術的商人與"專門出賣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