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古德林
慕凡兄,想必你手邊應該有Apple的電腦吧!
既然提到Apple怎麼不跟各位朋友簡單介紹一下"精簡指令集"與"複雜指令集"概念上的差異呢?
我想你想表達的意思,就是說其他的廠商只是一味的提昇硬體極限,結果卻忽略掉軟體支援度及穩定度的問題。至於你說的"速度快的多出來的運算能力又不知道要拿來幹麻.這有點像是另一類的fragmentation.",我想這就是用"複雜指令集"觀念去做"精簡指令集"產品的現象。
回頭想想Adobe的美工軟體好了,當人家用iMac電腦玩Photoshop玩得嚇嚇叫的時候,PC電腦要在軟硬體花上多少代價才能擁有如iMac電腦等級的穩定度?我朋友用iMac也已經許多年了,或許硬體極限無法與現在新的iMac相比,但是Photoshop CS的功能極限可以在iMac上完全發揮,運用自如。當然啦!新一代的硬體規格出來後,Adobe才會針對其硬體規格去研發新一代...
|
如果您是指"RISC(精簡指令集)"&"CISC(複雜指令集)",
現在Apple的iBook&iMAC都是用intel的CPU,intel的CPU是用CISC架構,
Apple在他們放棄"PowerPC",轉成Intel後,就在MAC OS系列拋棄RISC了,現在可以執行之前PowerPC的舊程式都是用CISC模擬RISC。
而使用iOS的設備,與使用android的設備,也都是用ARM的架構,ARM的架構就是RISC,
所以要以CISC & RISC去區分與對手的差異......方向是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