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一下這篇"為什麼又是英國研究"
http://novus.pixnet.net/blog/post/28067963
好像很多人都已經察覺,許多報紙中「據英國研究」的科學報導常常是誇張且荒誕,不然就是瑣碎且莫名其妙。
事實是,這些「據英國研究」有很多根本就不是真正的研究,而是公關公司行銷策略的一環。首先公關公司會針對客戶訂作一些仿科學報導,不用說這些文案人員大多沒有科學背景;然後他們再找一位學者掛名,這位學者甚至不必參與所謂的「研究」;最後再把這個仿科學文章送到缺稿且嗜奇的記者手上,就成了一篇聳動的「據英國研究」了。
這種操作手法如同一般的置入性行銷,只是更加曖昧,因為他不直接****產品,頂多提到贊助廠商。他們的目的是藉由一些誇張的奇聞軼事吸引讀者注意,趁機在讀者腦海中植入訊息,或者使讀者更容易注意到他們真正的****:例如說你剛讀了一篇旅遊與豔遇機率的報導,就算你覺得他完全在唬爛,也難免會使你對鄰近版面的旅遊****多注目一下。
Bad Science 的作者高達可(Ben Goldacre)醫師就收錄了幾則這樣的案例,例如倫敦政經學院達爾文研究中心的 Oliver Curry 博士提出「男人陰莖會變大」的演化趨勢。或許是這類的新聞很對大眾味口,所以一下子躍上了英國多家報紙的版面。不過這其實只是男性電視頻道 Bravo 為 21 周年慶所推出的行銷手段中的一個環節。
[下略,自行至blog上閱讀更多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