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ed114
100年只是我的期望值(實際上它破產的機會很大很大)…
因為大陸高鐵好像還沒有一條線路是賺錢的,全年營運收入連當年的銀行貸款利息都不夠還,還用說其他營運成本都還沒算
==================================
以滬寧高鐵(長度、速度約等同台灣高鐵)為例。總投資超500億的滬寧高鐵,通過國家開發銀行等十家銀行組成的銀團貸款獲得融資200億。按貸款年利率6%計算,每年利息為12億。也就是每天需支付利息328萬元。
按目前的滬寧高鐵全程票價146元,每列車滿員640人計算,滬寧高鐵每天須開行35列滿員列車,也僅夠支付利息。而高鐵運營成本,包括能源,人工,設備維護,折舊等等均未計算在內。
此段鐵路車種、時間、價錢為例(選較快類似車次)
高鐵 G7005 南京 08:30 ->上海 09:53 1hr23min 硬座 146元
動車 D358/D355 南京 07:13 ->上海 08:50 1hr37min 硬座 93元
特快 T118/T115 南京 09:46...
|
在下覺得高鐵的價值不能單純的只考慮財務效率上的價值
理由是大陸太大 城際間的運輸(包含了中心城市對中心城市與中心城市對衛星城市)除了高鐵之外
普通鐵路運輸量ok但是太慢
公路方便但是背後的汽車數量成長問題不容小覷
航空則快速但是運量太小也太浪費空間
所以總和來看 以目前的科技來說
似乎也不容易在高鐵外找到第二個方案
重要的是如果高鐵不蓋 那下面的問題還是得解決
1.要如何提升既有路線的運能?很難
如果要作客貨分流 那還是一樣得蓋新線
如果要透過改良現有路線來提升運能 不僅效益難比蓋新線 而且成本是否能比蓋新線低廉也還很難說
2.不透過提升鐵路運能來解決運輸問題 那就得學老美靠公路跟航空解決
但是這背後的能源消耗跟土地消耗 對大陸來說是不可承受之重
3.如果沒有一個快速大量的運輸方式
在人疲貨不暢的條件下 要如何去平衡大陸沿海跟內陸的發展差距?
如果差距持續擴大下去 中南海的是睡不著的
4.高鐵在某種意義上很像當年的中山高
蓋之前 反對者說當年台灣民間沒多少人買的起車 所以中山高是條權貴專用道路
但是蓋好之後沒幾年 反對者反而開始改口說:當年太沒遠見了 中山高不該只蓋4線道 應該要蓋6線甚至8線才對
高鐵也是一樣 今天沒有足夠運量 對一般人也太貴
但是不能說這個就不構成蓋高鐵的理由
因為這些隨著經濟成長有可能不再是問題
但是必須考慮今天如果沒蓋高鐵 那會不會像北京一樣
光進出城的交通流量就足以癱瘓一個生活圈裡的地面運輸?
亦或像幾個核心的大機場 怎麼擴建都不夠用?
因此總的來看 高鐵的成本是高 甚至財務面上都有很大的問題
但是背後的高度戰略價值 相信才是讓中南海願意像當年四行打呆一樣
出大錢蓋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