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ance Member
|
參考一下就好.......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根據國民健康局資料顯示,44%未婚女性有結婚意願,46%目前尚未結婚的主要原因是還沒有遇到合適的對象,55%認為結婚最重要的理由是「使人一生中有人可以互相照顧」,也就是未婚女性只要有合適的對象就願意結婚,希望過個有人陪伴、相互照顧的人生。
台灣從1984年起,育齡婦女總生育率已降至替代水準(2.1個子女數)以下,而且持續逐年下降中,根據國健局出生通報統計資料,民國97年嬰兒出生數19萬6373人,首次低於20萬人,98年出生數更降至19萬2465人,99年因虎年及98年孤鸞年結婚人數減少,嬰兒出生數大幅降低至16萬6628人,降幅是13%,台灣出生數再創新低,成了社會各界關注議題。
而近20年來有偶婦女的年齡別生育率並沒有下降,但生母的平均年齡有往後延的趨勢,除了因為教育普及,女性平均教育年數延長,使結婚年齡延後、育齡婦女有偶率呈下降趨勢外,加上國人觀念中,未婚懷孕、未婚生子不符合傳統禮教,因此生育率的下降,育齡婦女晚婚和未婚的比率增加也是重要因素。
根據國健局97年「第十次家庭與生育率調查」,受訪未婚婦女(20至49歲)共1424位,有44%有結婚意願,在20至24歲、及教育程度是研究所(以上)族群,更分別高達53%和56%,也就是年輕、高學歷的未婚女性多數有結婚意願。
但未婚女性尚未結婚的主要原因是什麼?1224位可能結婚的20至49歲未婚婦女中,目前尚未結婚主要原因(可複選)依序是:「還沒有遇到合適的對象」(占46%)、「還沒有經濟基礎」(占44%)、「尚未達適婚年齡」(占22%)、「尚未完成學業」(占21%)、「大環境不佳或對未來不確定」(占13%)、「工作忙碌」(占12%)。並且年紀較大婦女主要因「還沒有遇到合適的對象」而未結婚的比例較高,較年輕婦女則以「還沒有經濟基礎」為最主要原因。
至於這項調查受訪的已婚婦女共2856人,她們對「一個人有結婚總比一輩子獨身不結婚要好」的認同比例是:非常同意(占30%)、有些同意(占32%);在受訪未婚婦女共1423人的認同比例是:非常同意(占14%)、有些同意(占34%)、不太同意(占43%)。另外,從受訪未婚婦女1315人中發現,認為結婚最重要理由,以「結婚使人一生中有人可以互相照顧」所占比例最高(55%),其次是「結婚帶來經濟的保障」(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