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Raziel
Elite Member
 
Raziel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8,344
引用:
作者A級黑豬肉
土地大難建設已經是 19/20 世紀的事情了...

不過說真的,我覺得使用者收費(用越多的收越多)應該是西方國家這邊的傾向...
我認為這也是應該的。
在台灣時我幾乎不上網的,為什麼我要付的跟 P2P 大水管的使用者一樣價錢?

因為計價困難, 討好使用者更難, 太多種以量計價方式會讓成本結構更透明, 各家廝殺更劇烈

所以單一價格包月制是對業者最簡單的方式. 使用者不知道會用多少量, 預期支出固定成本

也比較符合人性.

而且坦白說比較能佔到使用者的便宜, 因為業者頻寬就算超賣, 不夠用時還是用QoS來限制你,

沒有給保證(好~要保證的企業再另外收錢)所以橫豎都是業者說了算, 能用到高速算運氣.

況且網路在慢的時候流量更小, 流量越小越難收到錢, 能直接跟你收1000包月不保證傳輸量,

怎麼會只看流量收500? ISP不會隨便跟荷包過不去.
舊 2011-02-09, 05:02 AM #1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aziel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