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LSI狼
Elite Member
 
LSI狼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港都
文章: 6,019
雖然已經講很久了,但其實也不算LAG...

ASUS(應該說各家大部分後期都是這樣)以往用的是內部數位化的PWM控制器,輸出任務週期可變的脈波控制信號至傳統的DRIVER去驅動High side與Low side MOSFET,各相電流回授信號直接送回PWM控制器達成閉迴路控制,要增加相位時,則是透過PEM等電路將相位信號分割,雖然後期PEM已經比最早推出的電路方案要進步許多了,但此法仍會使每相有效頻率減半,也會造成電流回授信號傳輸上的延遲,不僅暫態響應受到影響,VRM整體高頻化也相當困難

而Volterra的DIGITAL VRM,結構上為全數位化PWM控制器,搭配WLCSP封裝的一體式功率元件(整合驅動、回授、HS/LS MOSFET於一身),並以串列式數位匯流排連接起來,各相驅動及電流回授的信號都使用數位化傳輸,以達到良好的暫態響應,並實現VRM高頻化,但因為各相採串列方式連接,控制信號需一路走到底,並無法關閉某些相位來調節輕載/重載下VRM運作狀況,且受限於PWM晶片本體控制能力,在相位擴充上有限制,EVGA/DFI使用D-VRM的高階主機板,是透過使用兩組PWM控制器進行主從(Master-Slave)連接,以同步運作來擴增相位

這次ASUS發表的DIGI+ VRM,則是使用新設計的全數位化PWM控制器,並採星狀網路方式連接各相的數位驅動器,而新的數位驅動器,同時也內建PEM(相位擴充)、MOSFET驅動及電流回授電路,與PWM晶片之間信號採數位化傳輸,而後端HS/LS功率元件,則是使用DIRECT MOSFET(採金屬外包裝,熱量可直接傳導至上方散熱片),由數位驅動器內部的DRIVER去驅動,由於分開做,可以採用規格更大更好的MOSFET或是並聯(1HS+2LS、2HS+2LS等)組合搭配,以擴增每相可負擔電流,又因為採星狀連結,每相可以單獨被控制,在輕載也可單獨關閉相位以提高整體效率,於重負載輸出下,也可以透過PWM頻率微調方式來平衡各相或增加輸出量,而不只是以往僅透過調整任務週期(Duty cycle)方式來控制輸出,這些功能同時也作在軟體中供進階玩家調整(不過仍存在風險)
舊 2011-02-07, 12:14 A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SI狼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