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Crazynut
講到張居正更是叫人淚流滿面,他好歹還是帝師來著,更是歷史上少見的能臣。死後不久就被抄家鬥到爛,到明末才翻案(都搞到快亡了才平反,這個亡國君也挺搞笑的)。
我想,這足以作為"皇帝說了算"的明證。
"憲法"倒是從沒聽聞…有三審三讀通過嗎…有經過議會表決嗎…我總覺得在君主時代談「憲法」這個詞兒,也挺搞笑的。
|
所謂的能臣是現在的評價
但你若老是用現代人的觀點、代當時的人去評斷當時的人物、制度
我認為問題不小、還說啥三審三讀也是在搞笑
若在宋代明代,你就能想到民主推選、三審三讀、人權之類
那你不止是天才、簡直是萬中無一的政治奇才
我會偏向以當時的人的觀點去看待當時的問題
這叫歷史唯物主義:什麼時代的人、就做什麼時代的事
別以為你在那個時代會有多先進它人的覺悟
基本上開國皇帝為了後世子孫要恪守自己的開國想法
都會立下開國規則、這些就是這些帝國最高法規
放到現在猶如現在憲法
像宋太祖立下的誓碑「不殺言官大臣」「不殺柴氏子孫」
及立下「後世違反誓碑子孫,天必殛之」
若是「皇帝說了算」、萬曆何以無法立自己最喜愛的兒子為皇帝
因為皇明祖訓規定:
只有嫡子可以繼位,若無嫡子則以長子繼位
活皇帝超越不了死皇帝、超越不了祖訓
所以萬曆和大臣鬥了十幾年、仍只能立長子明光宗為太子
明成祖帶兵靖難的理由、也是來自皇明祖訓
而朱重八訂下規則可不止這些
像真正把張居正整得死去活來的問題,叫做丁憂
也是帝國祖法慣例、不做的人以當時的價值觀是連禽獸都不如
雖然張居正當時以強大權勢壓下大眾與論(丁憂只是其中一個問題)
但人死後便遭到全面反彈清算(不缺理由)
而相反的例子、便是海瑞
100%符合恪守祖制的官員,皇帝、大臣沒人拿他有辦法
除了政務能力不行外
在祖制法規中你根本找不到攻擊海瑞的著力點
像嘉靖這種愛面子又難搞的皇帝、仍砍不下海端的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