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權中*
|
行善高調,有何可議之處?
巴菲特與蓋茲捐錢給自己成立的基金會,不也搞到上世界新聞,還跑去大陸鼓吹有樣學樣.
每次義賣不是冠蓋雲集,靠富人間面子競爭炒熱氣氛,
義演募款時,藝人們更是熱烈響應,爭取表現機會,
即使是小學生拾金不昧,校長都想朝會嘉獎,金額大些連新聞也會報導.
行善何時變成了醜事,需要隱藏?
覺得行善該低調不為人知,只是個人價值觀選擇,
拿這點來批判高調行善者,是不是管太多,自己心態不健康的太酸了一點?
公開給錢,還有許多好處,
首先可避免中飽私囊(其實許多"慈善"團體,行政費用吃掉捐款一半,甚至有用董事長名子,買了幾十筆房地產的哩),
其次可以挑選出情況危急到肚皮比面子重要的案例,
再來若有善領補助假窮人,也可藉此曝光,敗露其劣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