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引用:
作者funkball
台灣某些領域還是有競爭力(醫學 農業), 但不代表這些行業能夠提供所有國人生計或是
吸引外國人來投資...試問目前最大宗的服務業與科技製造業, 服務業就不談了, 科技
製造業是有技術沒錯, 但僅止於幫人代工的技術....
我指的公共建設不是從建設中營利, 而且充分利用公共建設產生出自己企業本身的優勢,
如果只從公共建設中獲利, 也就代表只能賺自己人的錢(當自己人都沒錢了是要賺什麼錢?)
所以說你也認同台灣的企業成不能從蝦兵蟹將變成大鯨魚....意思就是政府也不需要花點心
思在這上面?(看看對面的韓國政府決策產生的結果, 雖然這是結果論, 但不能否認一個政府
有決心的話, 是可以改變整個國家的企業生態, 但我個人認為台灣人的個性是不適合這樣做
XD~)
|
台灣企業有什麼技術我就不想再贅言了,你以為的代工早就不是台灣賺錢的主要方式了,你以為郭台銘只會代工,其實鴻海很多周邊的零件廠才是鴻海代工利潤能比別人高的原因.問題的重點是台灣的企業能研發出什麼技術關鍵在企業本身而不是在政府,你覺得國外的大企業很強,是因為政府幫他們開大公司還是政府幫大企業研發?台灣中小企業不願意變成大企業政府也只能在後面協助,不可能強制讓蝦兵蟹將合併變成大鯨魚,而且現在政府對大企業大財團還不夠好嗎?
利用公共建設產生出自己企業本身的優勢?WiFly能讓網通產業產生什麼優勢?並不大
規格是國外人制定現有的規格,安裝數量也沒多大,真正因此受惠的大概是系統安裝服務的業者吧,這也沒產生多大的經濟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