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體驗指數 - CPU 7.3
PCMark Vantage => 7701
Core i3-540在超頻4.14GHz之後,對比預設值3.06GHz的數據,平均都約30%左右效能增加
再進一步拿來與上一篇AMD平台X4 640 CPU超頻3.6GHz的數據對比
i3-540靠著本身較高的效能,更高的運作時脈,幾乎只有少數的四核滿載軟體會小輸一點
其他在Nuclearus Multi、Core PCMark Vantage已經演變成超前的局面
Hyper PI 32M與CPUAMRK99領先的差距又更加拉大,這也是Intel本身架構的最大優勢
溫度表現
系統待機時 - 34~36
CPU全速時 - 77~79
Intel Burn Test v2.4,Stress Level Maximum
超頻後的待機溫度與預設時其實是差不多的等級
全速時溫度提升約20度左右,主因是原廠散熱器過於單薄,加上超頻將時脈提升1.1GHz左右
由於32nm的製程,使用者只需要改用較好的散熱器,幾乎要超頻到4.4~4.6GHz穩定都沒有太大的問題。
耗電量測試
系統待機時 - 63W
CPU全速時 - 110W
超頻後的待機耗電量增加11W,全速時耗電量增加27W
增加的幅度算是非常地小,對於CPU效能增進卻有很明顯的幫助
雙核心加上32nm製程在耗電量的表現相當令人滿意
此篇Intel中低階平台裝機組合是以i3-540搭配H55領軍
對比上一篇的AMD中低階平台裝機組合則是以X4 640搭配880G
最後再簡單地比較兩款平台在幾個方面效能的差別
3D方面如果在不超頻的狀況下,兩者的數據是差不多,不過Intel內建GPU擁有更高的超頻能力
在GPU超頻後的3D效能是領先AMD 880G平台,不方便之處就是CPU/DRAM超頻後會降低GPU超頻能力。
這方面在880G上並沒有這種問題,所以兩種平台在3D方面各有其優勢
CPU效能在單核能力是Intel領先,多核全速狀況是AMD領先
主因是Core i3為雙核心模擬HT技術的架構,但藉著32nm的製程加上優秀的超頻能力
i3-540在超頻後的單核效能更大幅領先X4 640,甚至連多工能力也有些勝過或是追上X4 640的水準
這兩個平台的裝機參考基本上都希望使用相似等級或相同價位的產品,測試前在選擇上也花些時間來思考
再購買Case、DVD-ROM組合成一台PC大約需要台幣16200元左右,為了兼顧效能與品質,所以使用高一兩階的搭配。
不過對於預算有要求的使用者,可以考慮價位較便宜的H55、DDR3 2GX2,加上350W的PSU
如此一來也可以將價位降到台幣12500元左右(約美金418元),便可以打造最入門的Intel PC主機
最後花了幾個星期終於把兩個平台的裝機組合分享完畢,希望對網友有些幫助,也祝大家2011年新年快樂!
windwithme將在2月份會做相似的裝機組合推薦,到時就是LGA 1155平台為主角
感謝許多網友在去年對我的支持,希望今年電腦進步會更快,產品價位會更親民,讓我們一起期待幾個月後新平台的推出
去年只有分享兩台DC的文章,還是忙到沒時間分享這幾台單眼相機的使用狀況,希望今年在這領域能繼續努力!
本文也發表在小弟的部落格
WIND3C,歡迎3C同好參觀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