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F16、幻象2000要怎麼打中國殲20 ?
中國殲20 有匿蹤設計,台灣F16、幻象2000、IDF在雷達上看不到,就難以射飛彈,而必須要飛到視距範圍內,並且要把戰機飛到能打到敵機的位置(角度)及距離,以戰機機砲攻擊;而中國殲20在視距外或機砲打不到的角度以空對空飛彈就能把台灣戰機打掉,然後飛回基地加油、掛彈,然後再次出擊。
中國還有另外一個武器,就是空警2000預警機和空警200預警機,可以以機動方式在最近戰場的安全地方以遠距偵蒐並指揮中國殲20及各型戰機做最有效率及迅速的攻擊台灣戰機、軍艦及地面目標;並且中國還有數顆北斗衛星可以支援。這根本就像打電腦兵棋的game用作弊程式或特殊選項,能把敵軍殺好玩的,自己又能損失最少,且很快能勝利。
如果兩岸因政治關係再次不和平,中國要改以武力統一台灣,兩岸開戰,台灣失去
“制空權” 會如何?
知已知彼,百戰不殆,除了要知道敵人有什麼想法,也要知道敵人可能認為我們有什麼想法,所以引述對岸媒體的報導。
http://big5.eastday.com:82/gate/big...41.html?index=2
臺軍向來重視“制空權”
制空權 是指“作戰中在一定時間內對一定空域的控制權”。最早提出這個觀念的人有許多,但最著名的還是義大利人杜黑,他撰有《空權論》一書,這個觀唸經由美國人米切爾等人的宣揚,為世人所熟知。現在,制空權的爭奪則隨著軍事科技的進步而愈發白熱化。而美國和台灣在此方面也一直是不甘人後,近些年幾次大的戰爭中,制空權的重要性表現得淋漓盡致。1991年海灣戰爭,美軍就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制空權的爭奪上,美國空軍在42天作戰中唱了38天主角,最後100小時也是由空中力量支援地面部隊打掃。而1995年北約空襲波黑塞族的“審慎力量”行動以來,則完全由空中力量發揮打擊威力,擔當戰場主角。
制空權在臺海至關重要,有分析人士稱,台灣是個四面環海的島嶼,如果爆發衝突,最有可能是一場典型的“海島攻防戰”,在這種特殊的戰場環境下,沒有制空權就沒有制海權,沒有制空權就會喪失地面部隊自由行動的能力,失掉了制空權應該說就失掉整個戰場的主動權。臺軍最重要的年度“漢光”演習中,“制空權”的爭奪總是重要內容之一,在2004年的“漢光”軍演中,臺軍模擬了失去“制空權”後,台灣門戶洞開,解放軍長驅直入,
只有5天半的時間,解放軍已經“兵臨城下”,“台灣淪陷”。所以,近年來台灣在爭奪臺海制空權上是不遺餘力,此次瞄上了F-16,謀取2010年後臺海制空權的圖謀相當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