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 Member
|
提供幾點所知 ...
1.
我不認為任何磁磚縫材能提供多少的張縮空間 . 因磁磚下的黏著層相連
以修改硬底磚來論 . 若不先以電鋸切開欲鏟除的磁磚縫隙 . 連帶黏著層切斷
一鎚下去 . 遭鎚的磁磚些許幾何改變 . 磁磚邊緣往周邊撐開 + 磁磚下相連的黏著層亦往周邊撐開 . 或脫離地板
旁邊完好的磁磚遭此一擠 . 碰光空心
況且現在流行的拋光磚幾乎是切削品 . 磁磚邊緣為直角 . 沒有V型溝槽設計 . 縫隙又小
若論磁磚縫材提供的張縮空間 <= 我認為可以直接無視
2.
處理硬底的磁磚施工 . 在水泥沙全下打出水平板樣後 . 次日不可馬上磁磚施工
因沙漿層還未乾透 . 施工人員應施工步行蹲跪轉體 + 姿勢變換
粗硬的鞋底 + 工具 + 拌土桶 + 磁磚 ... 在沙漿層表面磨呀磨 . 20坪中磨出的粉末可以裝半個水桶
那些粉末不但會大量減低磁磚拌土與沙漿層的黏合力
並會影響貼面的平整度 .... 特別是頻繁腳步之地 . 該區塊下沉越嚴重 (通常為最後幾塊磚覆貼點)
好的做法是硬底沙漿完工後 . 次日請師傅光腳拿鋁尺一一檢查平整度 . 與拿平鏝刀刨削刮修飾一次 (趁鬆軟好刨削)
靜置個幾日待乾後 . 掃除粉屑 . 噴水試水 . 在積水處以粉筆描出範圍大樣 .... 再次補飾
再過幾日沙漿幾近乾透後 . 才能真正的上磁磚 .... 越大坪數的硬底磁磚就越需這麼幹
該有的工序通通偷不得 . 若不 . 大面積貼來是波浪狀的 . 不論打底師傅有多厲害
貼完才能看清原來地板波浪這麼大 = 那就完蛋了
應 . 有些易膠泥(不論價格) . 泥質成份太重
貼在潮濕的室內 . 經7日還能輕鬆整片拆下 . 磁磚背殘餘的易膠泥用手摸來 . 還是粉質的 = 未乾 (有些包材可以顏色辨別)
非得要等到10~20日才會乾透而確實黏著 (這特性與填縫包材類似)
所以 . 磁磚鋪貼完後需有養護期 . 依據易膠泥硬化速率 . 來決定何時才能供人踩踏填縫
否則 ... 今日貼明日踏 . 踏來匹匹波波傳來磁磚剝離易膠泥的微弱聲響
那些磁磚以後全是碰光
特別是硬底磁磚普遍是貼30cm以下見方的小磚 . 特別容易因易膠泥未乾透而踩壞
與貼完才看清地板大波浪非平整
3.
勿太過信任台灣的易膠泥產品 .... 有些品質真的是 ??
不僅施工難 . 前中後期的黏著力也很有問題
不如台灣水泥品質穩定 .... 同一批進貨 . 光使用的手感就差異很大
有些情況我會捨易膠泥 . 而使用水泥拌海菜
其實 . 易膠泥就是水泥 = 對應磁磚黏著的配方水泥
而樹脂 <= 高分子所指之物 . 功用就如同製作水泥膏添入的海菜
以上給業內網兄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