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k25876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0
文章: 1
中國為何會跟日本耗那麼久 是因為中國那時候完完全全 還未走上現代化
西方都在造坦克出來 中國沒有自己的軍火工業
連槍都造的零零落落 武器都僅能從外購買 不然就靠繳敵人的械 補充自己的軍備
沒有足夠的武器來抵擋日軍的進攻 當然就不用在提甚麼戰術的對飭

日本人的戰術運用上真的沒有比較聰明 你可以去看NHK拍的太平洋戰爭紀實
其實西方的戰略戰術 滿死板死疆的
國軍編訓本來就是很雜的部隊
從清末成軍都是以德日回歸派為主 蔣百里跟蔡鍔 都是那時代表人物
在之前都是聘請德日軍官顧問團
至黃埔成校 這間學校是 蘇俄出資 當然軍事教學或許大抵也是俄式思想

後來蔣又聘有德國國防軍教父之稱的色克特任德軍軍事顧問團
在抗戰發起之初 乃至抗戰中期 國軍都是以德軍編制訓練為主
後來美援介入 以當初派至緬印的中國遠征軍為主 才有整編的美訓美械軍團

可是卻萬萬沒想到這些德械美編的軍隊最後卻敗在 擅用中國軍事思想的解放軍上面

其實中國在軍事思想戰略上面真的沒輸西方 甚至遠遠超過
只是因為長達300年異族統治 清人要抑制漢人的思維 其時這君王封建都是如此
在西方大鳴大放搞工業化的時候 中國卻選擇閉關自守 長期的被西方欺壓
反而忘掉自己最大的優勢 而一味受到西方的愚弄擅笑
忘卻自己的文化思想一昧的讚揚西方

風後就有一篇握奇經就有今日的游擊戰的初述

奇兵贊
古之奇兵,兵在陳內。 今人奇兵,兵在陳外。
兵體無形,形露必潰。 審而為之,百戰不昧。

合而為一離而為八
   合而為一,平川如城。 散而為八,逐地之形。 混混沌沌,如環無窮。 紛紛紜紜,莫知所終。 合則天居兩端,地居其中。 散則一陰一陽,兩兩相衝。 勿為事先,動而輒從。

遊軍
遊軍之形,乍動乍靜。 避實擊虛,視贏撓盛。
結陳趨地,斷繞四徑。 後賢審之,勢無常定。

另外關於八年抗戰

魯登道夫在1936年提出的總體戰

蔣百里的國防論
1936年12月西安事變時,蔣百里在西安參與調解。抗戰開始後,發表《抗戰的基本觀念》,斷定以「全民抗戰」、「持久戰」

白崇禧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白崇禧任國軍副�謀總長兼軍訓部長,提出了「游擊戰與正規戰相配合,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的策略。

毛的論持久戰 應該也是大同小異我沒研究過
毛的東西幾乎都是從中國冷兵器時的戰史 擷取過來的

當時魏瑪共和計劃把魯登道夫與幾位出名將領送到中國協助國民黨重整國民革命軍
其實德國是很討厭共產黨 美英更是討厭
台灣的蔣白色恐怖就是學美國的麥卡錫主義 那時日本共產黨也搞武裝鬥爭被壓下來
我真搞不懂為甚麼國內一直有人為他們平反
連一樣搞社會主義的納粹黨的希特勒也不例外 都是極端反共產黨
只是蔣沒希特勒那麼幸運在威瑪德國時期那些一次大戰從前線退下來的軍團
沒事作甚至轉成民兵團都在剿共 希特勒一上台更是大力清剿共產黨不在話下
不過希特勒上台前的共產黨早就厭厭一息
舊 2010-12-30, 10:46 AM #57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25876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