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Phenix
Golden Member
 
Phenix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0
您的住址: 流浪中.....
文章: 3,572
台北內湖出生長大的台中人
在台北生活十多年 才搬到台中

剛開始到台中會覺得這裡很鄉下
因為也不是住在台中市 只是住在現在立法院中部辦公室的附近

會覺得交通不是很方便 周遭生活機能店家不多

現在長大了,眼界也比較大一點
意識到 其實台北絕對是讓人痛苦的牢籠
一旦陷入那種價值觀裡面就很難有醒悟的一天
我先從我個人感覺比較多的部份講起

從我20歲開始,如果回台北家,我回台北辦事約會7天的話,我的車就會停在台北家的車位7天
沒什麼理由,光停車費一天就可以花到我500了,還不如拿來看電影
而且不一定你想停就有的停
路無三里平,我覺得這句話用在台北其實頗貼切
雖然現在有實施路平專案了啦,但是歐∼ 天知道那個路能這樣平多久
而且可能只是部份用量比較大的路面
不知道從大直到內湖的明水路鋪的怎麼樣了,我之前開車經過,真的沒200公尺是完全平的
不過在台灣可能道路品質是最難要求的啦
所以這部份就慢慢等吧(等到死為止)

如果要買車的話更慘,除非工作上有需要
不然買台車每個月先多一筆最少 6000∼8000 的停車費(假設自己家裡沒車位)
去年我表弟買了台SOLIO, 買來半年後聽說又賣掉了
他上下班大都騎機車,那台車只是週末用來載女友出遊用的
後面大概他算一算這樣搞,一個月租車位的錢拿來租車跟加油還有剩吧
不然的話實在划不來 只好賣掉了

我個人覺得,在台北買車很大一部份是虛榮心作祟外帶給自己受罪,買來跑不快不說
還要小心亂竄的機車跟計程車,無處不在的測速相機,惡劣的道路品質,狹小的停車位
這些因素也無從去改善 只能讓自己當個鱉屈的苦命駕駛
歐∼多提一點,還有窄小的行車線
我之前沒發覺,但是有次開車回台北才發現,似乎台北道路行車線的間距畫得比台中來的窄小一點
所以開車在路上的壓力也比較大,因為車與車之間的距離拉近了不少

天氣的話,我小時候對台北最多的印象 就是 濕跟冷
冬天,又濕又冷的天氣實在讓人不舒服
台中這邊常常平均溫度大都可以高個台北約1~3度
也不太會像台北那樣常下雨
夏天就更慘,又濕又熱 而且外帶悶, 因為是盆地地形 所以難以有海風把悶熱帶走
加上多數人都會使用冷氣,一堆熱氣噴出大樓,但是就悶在地形裡面
蒸籠知道吧,台北差不多就像是放在蒸籠裡的那個碗那樣

消費 平均起來是比台中高
但是一般如吃一類的,就不是絕對
會吃到50元滷肉飯 是因為不熟而已
但是消費會高大都是因為 行 這點增加的額外消費 或是其他因素造成的消耗
簡單的說,一樣的錢,在台北能用的更少

住的話真的沒得比,房子沒有很大不說,想要有點安靜除非安裝氣密隔音窗
不然的很難
想住100坪大的房子或是公寓 起碼要花 中部 兩倍的價錢才買的到
而且周遭條件不能算的上是好,捷運站附近?
如果在捷運站附近的話,噪音污染,車水馬龍,人聲鼎沸
我如果想安靜睡個午覺,沒帶耳罩我看是不可能
百貨公司在你家對面!?那我看年終大拍賣的時候除了噪音污染之外
還要多痛荷包一筆(家裡女人的瘋狂採購)

文化的話 不可否認台北的文化活動是比較多
但是一般而言,台中也沒有比較少
除了某些大型的展覽可能以前台中會被忽略過去
但是也不會一天到晚都在看展吧
如果正在看我的文的閣下生活就是如此的話
您不是活動相關人員 就是含著金湯匙出生不愁吃穿花費的王子公主
那這篇討論就不是您可以看的
因為這不是你生活的世界裡會去煩惱的問題

至於資訊的話就不用特別提了,現在什麼時代,還要選擇居住城市來吸收資訊!?
上網就有的資訊我幹什麼要多花錢去住台北來獲得
況且那些資訊可能不到48小時就失去熱度了

我台中家 開車
2分鐘到梅花三號高速公路
15分鐘到高鐵
半小時到台中新光三越,逢甲
一小時內有溫泉可以洗
這樣的交通說不方便?怎麼不想說是自己太懶,還是屁股太嫩沒辦法坐超過兩小時的車?

追根究底,台北的繁華跟物質享受,其實有錢就可以搞定
但是如果蛻掉這些 留下來的 其實就只剩下 低落不堪的生活品質了
而這些正好是錢多多的台北人 所沒辦法用錢去彌補的

引用:
作者superhan
這就對了,這就要怪當初幹嘛選台北市當首都
空氣品質是先天地形造成,但是若沒擠入那麼多人口(戶籍人口兩百萬不加上每天上下班的流動人口),也不是會這麼悽慘,有南部(屏東是南部沒疑問吧)上來工作的親戚,剛來都是鼻塞打噴嚏''很容易過敏感冒,空氣真的很差,物價別提了
市容,我想還不是全台灣在差的,新北市應該不會反對吧,至少馬路台北市的"比較"直,比較像棋盤(但只是沒墊底,馬路輸高雄太多了)
實際上選台中當首都不是比較好,先天條件都比台北市好,看看有沒有夠力的建商可以把
總統府跟五院瞧到台中去,這樣警察多了.大官多了酒店看會不會少一點


酒店搞不好會更多勒


引用:
作者小皮
並不是所有台灣人喜歡住在台北
也不是台灣人就只有住在台北才活得下去
因此再一百年再一千年精華在台北
恐怕沒那麼重要

人很矛盾
指責政府打房不力說買不起房子
但偏偏心裡就是要讓自己的房子漲更高
最好可以投機賺一筆

小弟個人是很反對炒房現象
房子是用來住的
要生財還有別的方法
說穿了炒高房價讓更多人買不起房子
和血汗工廠的無良老闆壓榨勞工有何不同?
我們樂在於看中南部房價炒不起來
有個合理價格當你有需要又有點閒錢時就可輕鬆購買
有房是人類基本需求
不應該為此降低生活品質
大家都想著要炒房
大家又抱怨房價貴
怪誰呢?

人生不帶來
死不帶去
下一次投胎還不見得在同一家
你現在有十間黃金地段的房
也只是徒留你的後代子孫爭產而已

苦也只是最多三代人揹個房貸節衣縮食
人生苦短呀
何必呢?

買房不該背的太久
越久以後的後代越買不起
但是華人有地私有財的想法讓大家認為有個房子有塊地才算成功的一半
讓大家都想要有自己一塊地

引用:
作者yider
去基隆也不錯喔
到台北市的交通比起新北的很多地方還方便
房價又不高


基隆的另外一個稱號 yider 兄應該不知道吧?
除非 yider 很喜歡很多水的天氣

引用:
作者Lavion
大台北氣候風險高 學者紛籲遷都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115/2jl2i.html

在有生之年有機會看到台北變成威尼斯,

難道不怕三四十年房貸還沒繳完就滅頂了嗎?

這麼多年了才有人講實話
只是聽得進去的人又有多少呢?
舊 2010-12-28, 09:45 AM #4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henix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