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酢醬麵
請別拿史實去代入中國若投降後,日本還會選擇一樣的戰略方向.
日本會開戰很大原因是國內經濟撐不下去.
期望以侵略中國來解決問題.偏偏在中國卻陷入一潭泥沼,對經濟
毫無幫助.
之後吞下法國在東南亞殖民地,仍緩不濟急,只好不斷的擴大戰爭.
若中國跟法國一樣在開戰幾個月內就投降.日本能迅速接收中國
資源,則日本能在後續戰爭中擁有更多戰略選擇.
甚至見好就收,退出戰爭也說不定.
------------
至於海運.
中國若早早投降,工業自然還沒來得及遷移.
全面投降的佔領區也跟戰爭中的佔領區,不一樣.
日本主要是把物資運回,再生產成軍事裝備運出,若改由中國境內生產
,可使海運範圍及量都減少.
這對老美而言,想切斷海上運輸就麻煩多了.
|
問題有點亂了
不過我試圖整理一下閣下的思維
意思大概是因為中國的貢獻來自於沒投降使得日本的戰略選擇減少
閣下原文如下跟我的回答
1.法國有英軍大力支持仍投降,並在戰爭期間持續輸血給德軍.
而中國抵抗八年沒投降,日軍在中國戰場上仍需從本土源源不絕
提供人力物力支撐.
我的回答:
1.提供人力物力...算錢囉
請提供日本這幾年軍費詳細...並列出中國軍費佔總軍費之比例
這個沒錯啊....閣下要強調因為中國戰場所耗費的人力資源
所以軍費可以顯示其比重
要說戰爭未期的日軍配置比例.
2.在日本本土的人數雖多,但很多都是倉促徵召的低戰力部隊.
你直接不分戰力高低就拿來套用比例,並不恰當.
我的回答:
我知道你會說兵力精銳啦
但戰爭還是靠人數
看看精銳國防軍被北極熊加美帝開外掛的物資怎麼淹死的
好啦..不亂舉例
請列舉日本精銳的師団分布地點(話說最精銳的近衛師団最後還是去南洋.另兩個在本土)
中國及其他戰場之比例
這個目前閣下沒回應....
3.至於海運,若中國投降,日本的海運航線有一大半可以走中國
陸路,更甚至就近在中國境內加工製造.
這樣日本護航範圍減少,而美軍卻得更深入日本控制海域才能
阻撓日軍海上運輸線.
我的回答:
海運、從中國運輸還是要回到日本本土
話說日本航母光在瀨戶內海都會被美軍擊沉
你覺得朝鮮到日本這條最近的航線有多安全
日本護航船艦及運輸商船都被美帝打掉八成了
在中國製造
相關的機具設備有多少在日本本土
請列舉日本能在中國生產的物資項目
(糧食不用說現地可徵調..軍工相關...
例如日本在中國煉鐵的資料....日本在中國製造火砲的資料)
日本當時已經佔領了中國的沿海區域
一號作戰也打通了運輸線
但也沒有做到像你說的
所以我想閣下是想說中國的貢獻來自於沒投降使得日本的戰略選擇減少
閣下說的日本會開戰很大原因是國內經濟撐不下去這是事實沒錯
想透過搶..結果越搶越窮
閣下的論點:若中國跟法國一樣在開戰幾個月內就投降.日本能迅速接收中國
資源,則日本能在後續戰爭中擁有更多戰略選擇.
甚至見好就收,退出戰爭也說不定.
歷史沒有如果..不過既然要如果就繼續如果
首先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閣下說的
中國投降就會使日本迅速接收中國資源在後續戰爭中擁有更多戰略選擇.
不過美國是在中日戰爭後4年才加入的
如果中國在美國加入戰前投降??代表日本主要戰事結束.
(閣下用法國比喻.所以也假設三月亡華...)
所以還會有後續戰爭???
至少代表當時日本已經完成主要的戰略目標.沒有主要敵人.只有假想敵
獲得中國資源跟市場後.如果經濟維持住.日本會跟美國開戰???
所以假設命題:中國迅速投降
那會產生兩種結果
1.日本繼續尋求下個戰爭國家(至於海運這段)
2.日本不繼續下個戰爭國家(甚至見好就收,退出戰爭也說不定.那完全沒貢獻.當幫兇)
閣下選擇了1(至於海運這段...當幫兇更慘)
要戰爭除了錢.也需要戰略物資
鐵.石油.橡膠
很不幸...當時的中國並沒有石油跟橡膠.況且日本的人造石油技術也沒德國好
所以還是會因為石油跟橡膠南下
所以依舊跟美帝開戰(事實上1940年的石油鋼鐵禁運逼得日本不得不跟美國開戰)
那中國的鐵產量豐富嗎
以John Ellis的World War II : A Statiscal Survey的資料
1397年全球鐵礦石總產量9800萬噸
美國產量最多佔38%.中國產量佔0.2%
換算一下是196萬噸
日本本國也大約是200萬噸
總計400萬噸
所以看來還是要跟美國開戰.....
所以回到閣下的第二個問題
因為中國投降使得運輸可以透過中國沿岸到日本
不過一號作戰的結果跟這個實際假設狀況也差不多
所以要回到制海權的討論???
開始比造艦能量了???(海上戰爭一定要有船吧)
就算中國那時變日本的...請不要忘了日本還是海島..
回到以上的假設..所以珍珠港依舊會爆發
那就回到艦艇製造能量
中國沒有造軍艦設備船塢...假設日本因為中國原料加持大爆發
造艦量多一倍....
但比得過美國一口氣海出24艘航母嗎???
所以制海權依舊會被美國拿走
時間問題
工業產量不會因為佔領中國成倍數翻轉
除了原料...相關的機具也是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