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kokone
這不是我的立論
戰史研究中都會提到擊斃敵方多少.我方多少
戰果的多少這是一個很基準的指標
戰略跟戰術上的意義某部分也是參考這部分
戰爭本來就是殺人
各國軍隊以前都有以殺人多少作為升官的標準(當然以下級士兵居多)
我說過了...反駁請舉資料
這種疑問法我不知道您的意思
這種疑問法好像是說難道公司的業務就是以業績多少來做比較嗎?????
|
戰果的判定應該是以戰略目標的達成與戰術的執行是否成功來看
當然啦,擊落十架敵機的戰鬥機飛行員是比只擊落一架的要神氣些,好像也比較有貢獻
但是開運輸機的飛行員,並不會有擊落敵機的戰果,難道他就沒貢獻嗎
或是舉個實例,中途島海戰時
大黃蜂號的魚雷機中隊進攻日軍機動部隊
十五架魚雷機全被擊落,30位航空人員只有1人生還
未對日軍造成任何損傷
但是就因為他們的攻擊,把零戰吸引到低空
讓企業號跟約克鎮號的俯衝轟炸機有機會一舉炸毀三艘日軍航艦
單以數字來看,這29個人白死了
但沒有他們的英勇犧牲,那些SBD能否攻擊成功還很難說
他們沒有貢獻嗎?我認為有耶
數字當然是個很好的工具,可以呈現某些客觀事實
但恐怕無法呈現全貌
個人看法啦,你當然也可以說我是不科學不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