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arkettaiwan.com.tw/inde...ewsCategory=405
聯合報 2010/07/10
民航作業基金由民航局主管運用,桃園機場去年「賺」了一百廿億元,上繳八十億元到民航作業基金,比例達六成六。這些錢透過民航局去養活十幾個國內機場,很多是使用率低的蚊子機場,桃園機場自己只能留下四十億元運用,勉強應付維持機場運作的費用。
香港、南韓 上繳比例低
反觀鄰近台灣的兩座主要機場,香港機場去年賺了約三百六十億元新台幣,上繳一百零五億元,比例約三成三。南韓仁川機場去年也賺了約三百億元新台幣,上繳不到五十億元,比例更低。
=================================
桃園機場賺120億 - 上繳 80億 = 桃園機場可用 40億 * 5年 = 200億
香港機場賺360億 - 上繳105億 = 香港機場可用 255億 * 5年 = 1275億
仁川機場賺300億 - 上繳 50億 = 仁川機場可用 250億 * 5年 = 1250億
看懂真正問題出在那裡了吧。
=================================
十七年沒整建 亞洲之窗變亞洲之「瘡」
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5008
三十一年前,桃園機場是亞洲首屈一指的機場,但三十一年過去,桃園機場變成國家最難堪的門面,為什麼五年必須規畫一次的修建,桃園機場卻十七年沒更動,學者直言:「政治加上公務人員怠惰,讓桃園機場變成後段班。」
不只蓋機場的錢要由桃園機場負擔,甚至連其他機場的營運虧損也要由桃園機場的收入來補足,形成一座機場養活十六座虧錢機場的奇特現象。
=================================
孟子離婁篇: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台灣是,猶十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歡迎來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