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電子庫房
台灣怎麼有一堆奇奇怪怪的管理顧問公司阿?.....它们真的有客戶上門嗎?..我公司請的顧問公司不是Accenture就是McKinsey...
|
以下指管顧
有阿,好賺的很呢,一個案子淨利有40%以上的比比皆是,成本實在很低,收費雖然比外商大型顧問公司低,但說實在,想因此公司就突飛猛進是不可能的,這些小顧問公司自己不做研發,專抄外商或者其他顧問公司的講義,也不怕被告,所以請幾個會寫企劃書的雜工就好。
主要收入來源有
1.幫忙消耗某些ISO有規定每年要提供給員工教育訓練時數的公司,通常會比價,所以便宜的顧
問公司有生存空間,反正是例行公事,不用在乎品質
2.解決公司內鬥爭,通常是老闆或者高階主管想借顧問的手壓掉反對勢力,由外部顧問來下手比較不傷感情,因此輔導品質不是放在第一位
3.客戶要求,比如說LG要求供應商一定要用six sigma來處理問題,所以只好找人來教,但是大型的顧問公司很貴,只好找一些便宜的小顧問公司,反正只要公司幾個人會寫six sigma形式的報告給LG就好
4.政府機關的教育訓練價格有限制,但案源又多,大型生意好的顧問公司不想做,除非是要做形象的,但不多,所以小規模的顧問公司就有機會了,反正公務員不在乎上什麼課,有凹到特休就好
5.小型或微型公司,只要做一兩次就好的東西,花時間研究不划算,如ISO建立通過驗證以後就不太需要請一個人做了,不如外包
6.這個顧問過去在大型顧問公司與這家公司配合過,顧問自己出來開業後,靠原本的人脈跟默契接案
重點是,有奇奇怪怪的管理顧問公司生存的環境,就有奇奇怪怪的管理顧問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