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Dragon cat
捷運收的是代幣不是現金,而且同樣是感應的,可以說是另類的悠遊卡
要現金就要有找零的,機器找零會很費時
現在的收費站是因為收費員憑經驗或是先看到駕駛拿多少錢進站,才會找零很快,換了機器就會慢多了...
不過台灣的交流道可容納兩台小客車,但是大車就不行了
這也是個問題
|
你舉捷運代幣的例子,讓我想到現金加速的辦法了。
用悠遊卡的最簡單,就跟支援悠遊卡的停車場一樣,入口感應一次,出口感應扣款即可。(可考慮打95折)
沒有悠遊卡的,按鈕取得代幣。
1. 最直覺的狀態,到出口投入感應代幣後,顯示多少金額,然後跟收費員交易。這種交易速度最慢,所以不打折。(Visa wave pay雖然速度快,但考慮刷卡費用後還是不打折)
2. 到休息站繳費機處投入代幣,選擇交流道出口後,繳清顯示金額(可以考慮打95折),這樣到交流道出口投入代幣後,顯示金額為0,就可以直接通過。如果有差額(按錯/下錯交流道),收費員再收費。
最後就是ETC,這可以考慮打9折。
這樣常上高速公路的人會去裝ETC(9折),不常上高速公路有在坐捷運的人會用悠遊卡(95折),有經過休息站的人會在休息站繳費機付清(95折),這樣就可以加速出口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