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它接在Marvell的9128 SATA III晶片上,我們看到了讀取很接近於原廠的數值,有399MB/s,不過寫入卻只有235MB/s。

CRYSTALDISKMARK也是如此,寫入大約是228.3MB/s的速度。

ASS benchmark的結果也所差不遠,寫入離原廠公布的300MB/s還有段距離。

那麼在P67的原生SATA III以及NCQ開啟後的加持下呢??哇,這下讀取一舉噴到最高470MB/s,寫入也有最高320MB/s的效能,這下又多了一個必換P67的理由了,原生SATA III果然效能滿點!!

Crystaldiskmark這個成績應該可算是原廠標準成績吧。

ASS Benchmark,有趣的以評分來說並不算進步很多,ASS Benchmark的評分似乎是著重在4K上面比較多的樣子。

在實測4K隨機寫入IOPS QD1的部分,它只有9225.82,對照MB/s是36.04MB/s,與ASS Benchmark的4K QD1差不多,可見IOPS的表現是真實的,本想再繼續測試QD32,不過因為借用時間到了只好趕快歸還,等下次有機會再測。
少了NCQ效能會差多少?

要支援TRIM就是得開啟AHCI,換言之就是利用NCQ指令來對SSD下工作參數,除了大家知道的Erase count以及power on count等等的資訊外,另外一個看不到的資訊就是為什麼SSD特別重視NCQ?如圖所測試為SATAIII IDE模式的ATTO成績,對比下來最大的差異就是連續讀取的效能大幅的降低,剛剛可以跑到470MB/s,現在只有314MB/s,而寫入最大只到286MB/s,由此可見Marvell的韌體部分花很多工夫在NCQ效能調校,預讀以及預寫讓效能差距出現這麼大Gap。由於目前的韌體版本還是1.00版,相信後續還是有很多的改進空間。
也因為現在幾乎每家控制器都很重視NCQ,像是INTEL、SANDFORCE,您可以自行測試一下Enabled/Disabled AHCI後的差異性,當然前提是系統至少要是安裝Windows Vista以上,XP只會獲得更差的效能表現而已,而以隨機4K讀寫來看,很明顯的Plextor的調校試著重在連續讀寫上面,因此犧牲一些4K隨機能力提升連續讀寫,創造目前單碟最速的目標顯而易見,這個連續讀寫能力在一些超過1G以上的單檔會特別強烈,一般使用的情況雖然SATA II 200MB/s就已經足夠系統使用,但400MB/s帶來的是更暴力的速度,也讓我們得窺下一代SATA III的高效能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