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可惜無法幫你加分、按讚。
前幾週在BSD看到一個節目,南韓仁川機場2009年世界排名第一(2010第二名,被新加坡拿走冠軍),日本只拿到17跟23的樣子,除了硬體建設之外,還有航線數。
成田只能連接到世界幾十個都市,羽田一樣幾十個,那仁川有幾個?答案是132個!!
連日本本土出國的旅客,有一半以上是先往仁川轉機,以九州為例,高達93%的旅客前往仁川轉機出國,主因有航線、機場的購物便利性,不用自己在日本本土買很多禮品,轉機時在仁川買選擇更多更便宜;另外一個因素是搭乘大韓航空從仁川轉機比從日本國內線轉機還便宜。
這表示韓國不只單單航運上的努力而已,需要有計畫的對整體建設持續性投入,而不是短期內投入大量金錢可以獲得的成效。也不是用嘴砲就可以三年之內擠進全球前十大,連日本這樣的國家都擠不進前10大,臺灣有何本事可以達成?又是口號、嘴砲?
另外好幾年前,曾有有家世界級快遞公司,跟政府要求在桃園機場和2航廈一樣大小的場地,作為亞洲貨運中心,結果因為....(消音)而轉向菲律賓蘇比克灣,沒幾年因為菲律賓颱風太多移轉到廣州白雲機場,據說至少可以雇用5000名以上員工。當時要是成功了,對臺灣的經濟影響非同小可。
只可惜...
小弟不是想滅自己威風,虛心看待看看別人強在哪裡,自己弱在哪裡,去改進。課本教我們滿清的義和團很可笑,現在只會民粹,跟義和團有什麼差別?
引用:
|
作者LittleJohn
最近大陸內陸的航空公司有意結合旅行社規劃途經台灣的旅遊。
像西安、重慶的人可以不經過香港,而是直飛台灣,先在台灣停一兩天旅遊觀光然後再前往目的地(美國、澳洲等等)。
這個新聞其實在上週南韓的媒體有報導過,他們很焦慮原本要作為東北亞轉運中心的南韓機場建設會到頭一場空。
香港也在擔心是否他們的轉運角色會被搶走,已經有人呼籲大陸高層不要答應這些航線開通,這樣到香港的人會越來越少。
台灣真的聰明就應該去從他們的弱點去進攻,不要把機場行李車弄好就沾沾自喜。
把桃園、松山、小港機場建設做好,這樣大陸內地或東北的觀光、商務航線就更有彈性,同時與能解決一部份南部經濟不振的問題。
一直在商業上跟人家的強項去硬碰硬(如兩兆雙星)我覺得不管是台灣的政府和生意人都有病。
人家是整個國家在商人背後作靠山,台灣都是散兵游勇怎麼打?而且都在人家優勢的重工業、電子半導體去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