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開車回家的路上,聽廣播中的新聞,提到最近麵粉漲價,麵食類可能又要漲了。
突然想到,2008年時,不是也有這種情況,就大概查了一下大概的資料。
麵粉、乾果驚驚漲 吃不消@聯合新聞網(2010)
引用:
麵粉、乾果驚驚漲 吃不消
【聯合報╱記者陳崑福/屏東縣報導】 2010.12.06 03:15 am
「能不能暫時不要漲」,麵粉、核桃、葡萄乾等進口食品原物料一再漲價,一袋廿二公斤裝麵粉,目前五百八十元,上游廠商最近告知下游麵包、饅頭店業者,年底前每袋要再漲一百卅元,業者已連聲叫苦。
屏東市全麥王子五穀雜糧饅頭專賣店負責人洪茂源說,近年來民眾注重養生健康,養生饅頭及麵包熱賣,但主要原料的麵粉及配料的葡萄乾、核桃、奶粉等雜糧,大都從美國加州進口,受氣候異常,產量大減,價格就飆不停,「每次叫貨、每次漲」。
美國進口核桃三個月前每公斤廿六點多元,最近漲到卅二點多元;葡萄乾由六點九元漲至十一點多元。年關將近,糕餅、甜點業對核桃、葡萄乾需求倍增,但產量不足,價格預期會再漲。
洪茂源指出,安佳兩公斤裝奶粉,他上次叫每包四百八十五元,前幾天己漲到五百七十元,他拜託上游供應商暫時不要漲,「再漲上去,實在吃不消了」。
不少養生雜糧專賣店以桃核為主的堅果饅頭,紛紛調漲售價,一顆以往只賣廿五元,現已漲到卅至卅五元,業者如要自行吸收成本,維持原價,都快撐不下去了。
洪茂源表示,國際雜糧價格飆漲,主因是俄羅斯小麥歉收,禁止小麥出口,國內麵粉主要仰賴美、澳,兩國產量也銳減,使得價格只漲不跌。
|
麵粉降價 糕餅業沒反應@自由電子報(2008)
引用:
麵粉降價 糕餅業沒反應
統一每袋降60元 聯華擬跟進
〔記者楊雅民/台北報導〕國際小麥期貨價格走跌,麵粉大廠統一企業從八月一日起,調降中高筋麵粉價格,每袋二十二公斤裝的中高筋麵粉,平均調降六十元,這是今年以來首度降價。
另一麵粉大廠聯華實業表示,目前國內業者庫存的小麥都是在高價買進的,比較便宜的小麥要等到十月以後才會登台,現在麵粉若要降價,每袋平均也只有幾十元的降價空間,透露若同業麵粉都降價,基於市場競爭考量,不排除跟進降價。統一與聯華實業兩業者麵粉市佔率共達三成。
業者表示,目前每袋二十二公斤裝的高筋麵粉牌價大約在五百七十元至六百元間;中筋麵粉每袋比高筋麵粉大約便宜十元至二十元。降價後每袋出貨價恐怕還是會維持在五百元以上的高檔。
中高筋麵粉降價風吹起,糕餅、泡麵等相關麵製品是否跟進降價?台北市糕餅公會表示,麵粉只是麵包製作的原料之一,其餘原料包括雞蛋、沙拉油、牛奶等,目前價格都在高檔,短期內降價空間有限。
賣場:上游降價就會跟進
家樂福、愛買等量販店和連鎖超商業者表示,他們的通路也是買別人生產好的泡麵、麵條、餅乾、包子來賣,只要上游的麵製品供應商願意調降進貨價,通路一定會調降末端售價給消費者。
至於自製的麵包商品,量販店說,麵粉採購是採一個月議價一次,現在生產的麵包用的都是之前買進的高價麵粉,較便宜的麵粉最快也要九月才會買到,況且之前麵粉漲價,賣場麵包並未完全反映成本,強調通路目前能降價的空間有限。
不過,業者強調,只要一買到便宜的麵粉,降低採購成本,賣場的自製麵包,一定會立即調降價格回饋給消費者,賣場東西賣得愈便宜,對通路只有好處,不會有壞處。
|
第一則新聞是這兩天的新聞。第二則新聞則是2008年的新聞。
我記得2008年那次漲價,一袋麵粉最高價格飆漲到600元。
當時很多店家紛紛都漲價,理由是反映成本。
例如我公司附近賣水煎包的,原本一顆賣10元,之後賣12元,賣到現在還是12元,完全沒降價過。
而看一下第一則新聞,原來之前麵粉價格有降到485元:
"
洪茂源指出,安佳兩公斤裝奶粉,他上次叫每包四百八十五元。"
那店家為什麼沒有相對應降價呢?價格一上去,就紛紛喊吃不消。
而降價時,就裝傻,死不降價。然後每次都透過媒體放話,然後就開始漲價。
暗!你們店家吃不消?我們消費者才吃不消咧!薪水也沒漲,你們拼命漲。
看來我們公司附近那攤水煎包有機會破15元大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