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en Member
您的住址: Hsin-Chu / Chung-Li
文章: 3,543
|
引用:
作者DIGITIMES
2010年是DRAM產業世代交替年,不但是2Gb晶片要取代1Gb晶片的產品世代交替,製程技術也全數轉入50/40奈米製程,逐漸淘汰70/60奈米舊製程技術;不論是產品或是製程技術的世代交替,幾乎都是2大韓系DRAM廠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海力士(Hynix)引領潮流。
2Gb晶片2010年正式取代1Gb晶片登上主流之路,原本最早量產 2Gb晶片的是三星和海力士兩大系大廠,2010年下半年開始美光(Micron)和爾必達(Elpida)在50奈米和45奈米製程陸續轉進成功,且開始大量產出下,也正式加入2Gb晶片之列,全球4大DRAM陣營同步進入世代交替。
在製程技術方面,爾必達2010年上半技術還是以65奈米製程為主,之後導入微縮版63奈米製程,當時沒有直接跳進50奈米或是40奈米製程,主要是考慮浸潤式曝光機(Immersion Scanner)價格太高,加上機台嚴重缺貨,因此先導入微縮版的63奈米因應。
爾必達的63奈米相較65奈米成本可下降20%,且幾乎不需要換夠新機器設備,但最大缺點是63奈米製程只能生產1Gb晶片,不能生產2Gb晶片,也因此爾必達在45奈米製程量產後,63奈米製程立刻功臣身退。
爾必達在下半年已成功轉進45奈米製程,世代交替任務完成一大半,之後是協助轉投資的瑞晶和合作伙伴力晶也完成製程世代交替,將12吋晶圓廠的產能全數轉進45奈米製程。
美光2010年下半年也正式轉進50奈米製程,且下一世代的42奈米製程是同步進行,以美光的技術來看,42奈米是50奈米製程的微縮版本,因此公司對新技術相當有信心;再者,隨著50奈米製程大量產出,美光2Gb晶片也大量產出,大量加入市場大戰,2011年42奈米製程更將躍升主流。
|
製程提升下, 顆粒成本低, 若此言成真, 明年DRAM是價格戰/技術戰?
__________________
指揮所:陣地準備好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