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bs.tiexue.net/post_4188475_1.html
二戰中東京大轟炸地獄一般的真相
· 2005年3月10日,日本首都東京舉辦佛教法事活動、展覽和研討會,紀念二戰中東京大轟炸60周年。上百位在那場轟炸中幸存下來的日本老人一起焚香悼念遇難者,攜手祈禱世界和平。日本著名右翼政客石原慎太郎在集會中稱美軍的轟炸爲“屠殺”。德國德累斯頓在二戰同樣遭受轟炸,薩克森州議會的社會民主黨議員科爾內留斯·魏瑟卻對此發表看法:“我們不能忘記德累斯頓(遭轟炸後的)地獄般景象,但更不能忘記它爲什么遭到轟炸。” 圖爲柯蒂斯·李梅:建議用燃燒彈在夜間低空轟炸日本,從而毀滅東京的美國空軍將軍,1961年7月升任美國空軍總參謀長。在轟炸東京許多年以後,李梅回憶道:“殺日本人並沒有使我感到不安。使我感到不安的是戰爭的結束。所以我並不在乎到底有多少人在我們的行動中被殺。”這就是李梅:他以自己的冷漠無情而自豪。 圖爲B-29超級空中堡壘戰略轟炸機。1945年2月底,美國海軍陸戰隊攻佔了硫磺島,爲B-29贏取了轟炸日本本土的前進機場,李梅決定儘快對日本本土進行有效轟炸。鑒於日本夜間防空能力極弱,李梅決定改革轟炸戰術:卸下B-29除尾炮外的所有武器,全部攜帶燃燒彈。對這一改革,美國空軍全員都大吃一驚,它無異於用所有轟炸機機組成員的生命冒險,但李梅本人卻十分自信:“我們要燒掉那些木板做的日本城市!讓我們放一個日本人從未聽過的大鞭炮!”1945年3月9日白天,東京街頭還曾是一片繁榮景象,因爲第二天就是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人節”,市民們相互問候,希望在前線的親人平安,他們卻不曾料到自己已經大禍臨頭。傍晚5點34分,托馬斯·鮑爾準將率領334架B-29超級空中堡壘戰略轟炸機起飛,航向東京。東京時間3月10日零時15分,B-29集群進入東京上空,300多架轟炸機向東京狂瀉了2000多噸燃燒彈,還直接撒下了數十噸汽油。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一時間,烈火席捲了東京,一切都被點燃了。地面溫度幾乎在瞬間接近1000攝氏度。待到天亮後,幸存的東京市民發現:昨天的一切都已蕩然無存。3月10日後,李梅又指揮B-29部隊繼續對東京、名古屋、大阪、神戶等大城市進行了3個月燃燒彈轟炸,6月中旬開始,將轟炸範圍擴大到其他中小城市和交通線。烈火燃遍了全日本。 爲什么只帶燃燒彈?因爲在當時美國面前,瞄準的這部戰爭機器只是木制的。
·
·
當一九四五年一月九日美軍在呂宋島登陸之後, 日本帝國大本營頒佈了一道新命令----天皇在二十日所批准的----用以指導未來的本土防禦作戰行動。該命令要求駐菲律賓的日軍繼續抵抗, 以延緩美軍對日本的主要環形防線的推進速度。這道環形防線是指延著二十五度緯線自硫磺島向西至臺灣一線。在這一線以北, 將採取措施加強上海、朝鮮南部海岸以及琉球群島的據點。這一工作將於二月和三月完成, 日本人將計劃重點防禦集中在琉球群島的沖繩島。
但是, 這一工作尚未開始, 美軍的兩栖部隊於二月十九日展開對琉磺島的入侵, 就將日本的這一環形防線的東端分割開來。在馬里亞納群島的 B-29 的作戰史上, 那一天也具有重大的意義。在十九日, 第二十航空軍的指揮部向李梅發出了新命令, 急劇地改變了空襲戰役的進程。該命令將“試驗性”燃燒彈空襲提到了優先位置, 高於對日本飛機工業的襲擊。爲了證實這種燃燒彈的實戰性, B-29 的指揮官又獲得了托馬斯.S.鮑爾準將所指揮的超級堡壘聯隊。幾天之後, 李梅下令對東京實施首次燃燒彈的空中攻擊。二月二十五日, 一百七十二架 B-29----襲擊日本以來最多的一次----在高空透過濃密的雲層投下四百五十噸燃燒彈, 造成了重大的破壞。空襲後的照片顯示, 東京一平方哩面積變成了廢墟。根據東京都警視廳的記錄, 空襲行動使得二萬七千九百七十幢建築物被移爲平地。第二十一轟炸司令部損失了六架飛機, 其中兩架被敵機撞毀。
空襲後的第二天, 裕仁天皇在東京接見了前首相東條英機, 聽取他對戰爭局勢的意見。一連幾周, 天皇還召見其他資深的政治家。除了近衛公爵----他認爲日本已經戰敗----以外, 其他任都表示日本應該繼續戰鬥下去。二月二十六日,東條英機告訴天皇, 他並不擔心 B-29 的空襲和日本的前途, 他估計美國人不可能再增加轟炸機的空襲, 甚至無法保持目前的攻擊率。他認爲, 與盟軍對德國的攻擊相比, 這種攻擊可說是“微不足道”, 並說: 只有當東京日復一日地受到來自日本附近的數千架飛機的轟炸, 才能與德國的情況相比。而實際上, 日本面臨的是每周一次來自兩千多公里外的一百來架 B-29 的襲擊。如果這么一件“小事”就使日本人民失去信心的話, 那么, 要實現大東亞聖戰的目標是絕對不可能的。這位前陸軍大臣、關東軍參謀長清楚地表達了帝國大本營的態度, 即準備打一場保衛本土的“決定性”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