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lanmac
其實應該不用吵印章的問題了,有部份銀行已經接受以簽名代替印章,你甚至還可以選擇僅憑一式或二式皆備才可辦理,意思就是你可以只留簽名或者印章在銀行,也可以兩式皆留,還可以選擇辦手續時,銀行只要認其中一個(簽名或印章)即可,或者兩個都要齊備銀行才接受。
以前銀行的確只接受印章,不過現在慢慢有改變,而且民營大間一點的行庫應該都可以這樣,像是中信跟台新,都接受以上方式。
另外,我台新銀行的提款卡壞掉,兩週前跑去台新分行要換新的,也是忘記帶印章,行員對過我的身分證以及電腦內的個人資料確定是本人後,就直接問我,沒帶印章要不要直接更改印鑑,這樣就可以辦金融卡換發,當場二話不說把原本的印章改成中英文兩式的簽名,更改完後接下來就換新卡。這段經歷提供給前面有位從澳洲出差回來,因為沒印章被銀行拒絕的大大參考。
|
我之前在澳洲呆了很長一段時間 所以使用ANZ 的體會比較深刻
但是這跟我那次的狀況不同
那次的事件其實起因是在於說
如果在國外提款 有可能ATM 讀取系統的不同 造成使用密碼的不同
但是銀行並沒有告知我這一點
造成我連續輸入無法辨別的密碼而讓卡片停用
在台灣很多ATM 都是讀取晶片的部份
所以最少都是輸入6位數密碼
那次我是去中國出差,臨時需要使用現金
插入後輸入的密碼也不會提示我有錯(可能是中國的系統設計問題)
而中國的ATM 大多是磁條式 ∼ 所以照理說應該是輸入4位數密碼
但是我在畫面上也沒看到任何關於位數的提示
所以也就輸入六位數密碼
而最扯的是竟然還可以通過認證進入到系統裡面 等到我要提款的時候才顯示密碼有誤
搞的我回台灣後還要去處理這個問題,當時想說在機場就有他們的分行就可以馬上處理
不用多跑一趟
我知道銀行那邊可以作更改印鑑 改成只有簽名或者只有印章 或者兩者兼備
但是我的戶頭因為家裡公司需要 所以一開始設定的時候是只有印章的
我後來就有改成印章跟簽名都可以的狀況
讓我感到不爽的是
銀行在客戶本人到達現場 也齊備證件的狀況下 會因為沒帶印章而不能幫我處理問題
也沒有任何的解決方案 (認印章不認人?)
那這樣反過來講的話,銀行是都認印章不用認人摟?
(事實上很多也都這樣,孫子拿阿公的印章跟存摺把錢領光光的新聞之前也有過)
印章的權利高過客戶本人!?
那這樣客戶的財產的安全性哪裡有什麼可以獲得信任的??
引用:
作者Dragon cat
有些人以前也沒讀過書或是書寫有問題
甚至以前能書寫後來因故無法書寫...
這樣要叫他們如何簽名?
至少印章可以多樣化,還可以補足人無法書寫時的特殊狀況
|
無法書寫可以壓指印 蓋指紋
這個還比印章更有獨特性 也比較不容易被複製
引用:
作者小火543
依台灣人的習性
我是讚成銀行用目前的印章方式
至少客觀,能清楚核對, 較能保護銀行自己
不然你用簽名的方式,像老外一樣
摘不好他今天簽這樣
明天,下禮拜,下個月,明年
來簽名領錢的時候,你覺的你有把握知道這是他簽的嗎
簽的筆跡都一樣嗎
等你對個老半天的時候
你銀行還要不要營業啊
所以國外的種種
套用在台灣的時候
不一定皆能適用啊
另,存款機不全然無風險吧
錢財不是不要露白的好嗎
會用櫃台辦理的人
也有他的考量啊
還有台灣的補摺機也會自動換頁
上次好像是在華x銀行補的
不過不能換摺到是真的,要洽櫃台
可能是因為如前面朋友提的
留有什麼印章的吧,所以無法直接換新的一本給你
也有可能是機器設計的問題吧
我猜是成本考量,在台灣都馬是能用就用
老板的心態都是這樣啦 
|
簽了名 銀行要核對的阿
客戶本人故意要簽不一樣的簽名 銀行就有權力拒絕這個人行使他在這間銀行的權利
銀行行員自己不把關好 當然那個行員要負責阿
簽名的法律效力可是高過印章的
核對簽名哪有可能核對半天 眼睛有問題才會核對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