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LittleJohn
*停權中*
 
LittleJoh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284
現在的薪資環境、行業興榮其實第一個原因是在大環境已經改變,但是絕大部分的人沒有意識到甚至提出解決方法。
我是六年級前段班,大學時已經是1990年初期。暑假去過朋友開的事務機器公司打工,主要維修影印機、打卡鐘等辦公器材。
大學畢業去當完兵回去找同事才知道公司規模縮減很多,原廠例如震旦行這些台灣代理商也早已把重心遷往大陸。

原因在於辦公室器材、機械代表了公司行號、工廠的需求。有新公司就代表要聘請員工、找協力廠商、租辦公室、買辦公器材。
當這些供應商沒有生意作了,也代表公司工廠正在外移,很不幸的我整個二十多歲三十幾歲的十年黃金時期,台灣產業迅速外移,當你我沒有看出這些事實就可能被耽誤。

台灣廠商為何外移(舉代工拿外銷訂單的產業為例),其實大部分的核心優勢還是在於『便宜的勞工』。
三四五年級好多人在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進入社會工作,只要努力賺錢不亂花,目前有車有房不會很困難(姑且不論貸款還了沒有)。

至於台商沒有人看出代工產業的悲哀嗎?當然是有的,有不少代工龍頭不得已繼續代工但是還是將營利推到高點,相對龍頭,很多產業裡的三四五名其實毛利就差得更遠。
有些品牌商努力做出自己的優質產品,但是你的銷售量比不上歐美龍頭廠商自然成本大增,同樣賣一萬台NB,台商的利潤卻只有人家的一半甚至更少。

現在社會出現的問題在於中下階層的均貧,中北部許多工商業重點都在金融、服務、龍頭傳產、電子等等,
可是以上很多工作是一個大學學歷的學生進不去的,這些產業雇用的中下階層勞力非常少,反而在他們的產業,主管、管理階層取得的薪資跟基層員工差異極大。
同樣的在中科、南科也有類似問題,表面上科學園區光鮮亮麗,但是雇用的幾乎都是大學以上的勞工(而且還是多半侷限於工科生)。

我朋友家裡在台中市區開了一家生意很好的牛肉麵店,老爸老媽辛苦三十多年讓三個兒子都碩士畢業而且全在電子業。
但是現在三兄弟卻打算在中科、竹科附近由各兄弟各自開分店自己營生,原因是電子業薪水還夠用(年薪分紅約有200萬上下),但是這些工作要撐過45歲非常非常累甚至會累垮。

而老爸老媽數十年如一日早上九點起床準備開店,晚上九點打烊準備明天的材料,不到十一點就可以休息了,而這樣的麵店扣除所有店租、食材成本以及夫妻間三萬元的薪水,
整個店的淨利約有50∼80萬,再不濟也有50萬上下,以他們兄弟每人都有千萬的存款來看,如果是身體因素倒是值得開店試一下。
最為難的是老爸老媽,培養三個讀到碩士也找到好工作,年紀大了卻想回來繼承家業,早知如此當初讀到大學畢業不就夠了!
舊 2010-12-03, 09:00 A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ttleJohn離線中